根据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理论,非均衡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正在使一些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出来。
首先,从就业来看,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使得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发达地区就业环境好,就业机会多;落后地区就业环境差,就业机会少。这一方面导致了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大规模流动,有利于推动区域融合;另一方面也使落后地区因人力资源和精英的流失,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就业岗位的创造更加困难,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化。
其次,从社会分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加促进了社会中各种资源一定程度上向少数地区、少数人群、少数人集中,这虽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标,但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第三,从发展权利来看,区域经济差异的加剧促使中心外围结构形成:发达地区居于中心有利地位,落后地区处于外围,依赖或借助中心的发展而发展。中心不断吸引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流向这里,进而导致了落后地区发展权的流失和发达地区发展权的膨胀。
第四,从社会心理来看,区域经济差异的长期存在与不断扩大,会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对立。发达地区容易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而忽略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差,生活水平低,易产生失落感和被歧视感。
最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区域经济差异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为了追赶发达地区,也由于既有的生产模式的限制,落后地区往往依靠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从而使当地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不断加剧。
由上述可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科学地调控区域经济差异,为此,必须妥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力求相对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各地区均衡发展,进而使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理想、富足的生活。但是,这种均衡发展的到来首先要以非均衡发展为基础。现阶段,我们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非均衡发展的存在,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充满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效率与公平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注重效率是我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但是,单一追求效率又往往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降低效率亦未必产生公平,而极力推行公平往往需要牺牲效率。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以使经济发展既有效率又有公平,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
(3)历史性与现实性问题。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是,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要加快构筑新的增长机制的步伐,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4)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社会、文化差异问题。毋庸讳言,各地区存在着的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有助于区域社会、文化差异的缩小。有鉴于此,我们在调控区域经济差异时,应注意将区域社会、文化差异调控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它们和谐互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