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杜诗注本整理新成果

2005-09-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淑然 我有话说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规划项目、边连宝《杜律启蒙》的点校整理日前竣工,近日由山东齐鲁书社出版。

边连宝(1700年-1773年),字赵珍,别号随园,晚年自号茗禅居士,历康、雍、乾三朝。边连宝家

学渊深,早年,接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并受父亲影响而酷爱杜诗。由于科场并不顺利,后来主动放弃了仕进之路,致力于诗文创作和前人作品的注释。清代中叶,边连宝以文辞声雄北方,与纪晓岚、刘炳、戈岱、李中简、边继祖、戈涛并称为“瀛洲七子”,又与江南才子袁枚并称为“南北两随园”。受到钱陈群、蒋士铨、纪昀的推重和赏识。边氏为诗,以唐诗为宗,直达胸臆,个性鲜明。蒋士铨称其诗“出入昌黎、东野、香山、玉川间,才力纵恣,雄起北地”。边连宝一生著述丰富,硕果累累,著有《随园诗草》八卷,《古文》四卷,《古文病余草》八卷,《五言正味集》六卷,《考订苏诗施注》十卷,《杜律启蒙》十二卷等。《杜律启蒙》是边连宝的一部力著。在此之前,注杜解杜之书已是浩如烟海,《杜律启蒙》却是众多杜律注本中很有特色的一个。

与其他注本相比,《杜律启蒙》非常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并且注解体例极为独特,除了用文字疏通的脉络,解释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之外,还用圈点勾勒的形式对诗篇、诗句进行品评,划分优劣,以寓褒贬。诗篇中最优者三个圈,次优者两个圈,再次者一个圈,平庸者无圈。与此同时,还对诗中格律句法非同寻常的句子进行圈点。如此,文字与符号两相呼应,相得益彰,极具特色。表现了边连宝独特的诗人眼光。有鉴于仇氏注杜先意而后事有时难免意和事两张皮的弊端,边连宝采用了或顺解、或断解,随文曲折的注释方式。这种跳荡灵活、不拘一格的注疏风格,很容易引人产生联想,想起作为诗人的边连宝,以唐诗为宗、直达胸臆、才力纵恣、诗风雄放的边连宝。边氏将自己诗歌的创作风格移植到注疏领域,又实在是具有诗人的学识和胆力!

《杜律启蒙》是一部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批评精神的杜诗注本。边连宝本对杜甫推崇备至,认为他是涵蓄百家的集大成者,杜诗艺术,变化莫测,不可方物。但边连宝并不为杜诗护短。杜甫是大家,但大家也难免平庸之作。对于杜诗中出现的拙句、俚句、晦句等,皆一一指摘,而不愿模棱附会、为其遮掩。当然,书中的评语都经过了著者的再三思考,并非率意而下,所谓“一字之毁,严如斧钺”。

该书的点校由韩成武先生主持。韩先生集诗人与学者于一身,钟情杜诗,他以诗人的眼光解读杜诗、品评杜诗、翻译杜诗和研究杜诗。在他的带领下,参研人员数年来埋头书案,细心点校,终于完稿。点校本忠实于原书面貌,注释文字部分,不管是行文的断开还是标点的使用,都经过了细心的权衡、反复的推敲。在注释体例和形式上,点校本也尽可能地一如其原貌做出反映,对于诗题上原来所做的突显优劣的四种标记以及在某些诗句旁边所做的圈点,有对应符号的便一如其旧;没有理想的对应符号的也要寻找其他符号来代替。不仅如此,在点校过程中,还使用了仇兆鳌《杜诗详注》作为校勘的底本,对《杜律启蒙》中出现的误字、异文等都做了详细的校记,并核对了原书中的引文。上述种种,无不体现出对古人负责、对读者负责、对学术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风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