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秋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条件

2005-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冯长根 我有话说
从科学的角度讲,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十万个为什么》说,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看,中秋节的月亮比一年里其他时候的望月更亮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然而,这无关紧要。中秋,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嫦娥、吴刚与玉兔的故事,使中秋节对于千千万万个中国少年儿童来说,多了一份天真的童趣。天上圆圆的月亮,天下圆圆
的月饼,中秋象征团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文化的血缘和亲情,使中国人感到天下再没有比合家团聚更为重要的事了。

诗人陆游有一句诗:“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升。”月亮是诗人寄托心绪的归宿。情不自禁地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中秋情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寄托着古往今来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中秋有着浓浓的文化,就因为中秋是美的节日,其核心是一种社会的和谐。中秋之夜,如果你坐在杭州西湖白堤西端深入湖面的平台上,但见湖平如镜,月圆如盘,清风如丝,桂子飘香,真可谓“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日好最宜秋”。忘不了小时候有这样一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这是如诗如画的艺术。难以想象的是月亮这样一个科学上毫无生机的小小天体,经过几千年华夏文明的雨露滋润,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一个贡献吗?

中秋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文化条件,这才是中秋节的核心价值。“中秋”意识连同中秋人物“嫦娥”、“吴刚”,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寄托,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通过普天之下共度中秋佳节,把和谐思想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是中秋节包含的重要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