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李根基表示,在广东卷烟工业实施的品
出路在于调整结构
“大的吃不饱,小的饿不死,结果是哪个品牌都做不大。”省内一位烟草界人士如此表达了广东卷烟品牌长期以来发展的瓶颈所在。
散,多年来一直制约广东烟草行业发展。2003年全省卷烟工业重组前共有七家卷烟厂,卷烟年产量只有163万箱,平均每个厂家不到30万箱,规模小,布局分散。尽管当时的广州卷烟一厂和广州卷烟二厂都跻身全国36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但规模远比不上上海、昆明、长沙等地的强势烟草企业。若从单个企业角度看,品牌是集中的,但从全省角度看,生产计划被分到7家烟厂,集中度显然不够,单一品牌的产量也不大。当时全省共生产30多个品牌的卷烟100多个规格,其中,产量30万箱以上的品牌仅有一个“双喜”,其余大多为10万箱左右。由于各厂处于相互竞争状态,品牌之间博弈和市场的争夺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业内人士认为,由此导致的品牌间的内耗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不仅造成投入的增大,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出路在于调整结构。
2003年5月,广东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后,为加快品牌发展,制定了“双喜”、“五叶神”、“红玫”、“椰树”、“羊城”五大主导品牌的发展规划。此后不久,这五大品牌被国家局列入了重点扶持发展的全国卷烟“百牌号”目录中。
大重组带来的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企业和品牌等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采取优化生产计划资源和实施牌号转移生产,品牌整合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广东卷烟总厂生产卷烟95.5万箱,实现税利总额48.3亿元,产量跃居全国前三甲。
集中资源做强品牌
纵观粤烟品牌的变迁,贯穿着一个量化的演变过程。重组前,因各种资源分散配置,无法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充分利用,存在闲置浪费现象。重组后,全省卷烟工业生产计划资源、品牌资源、市场资源、设备资源、烟叶资源、技术资源等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生产策略的杠杆下,重点品牌的发展空间也就随之扩大了。
随着品牌集中度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该省卷烟工业在产卷烟牌号数量却逐渐减少。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卷烟13个品牌、44个规格,比2003年减少13个牌号、42个规格。随之而来的是,品牌平均规模进一步增加,主导产品单规格产量进一步提高。
通过品牌整合,该省卷烟品牌在市场上已渐成强势。资源整合减少了中间环节,也促进了粤产卷烟的市场流通。在各生产点,通过设备调配和牌号转移生产,使设备资源合理配
置,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费用。并且,为克服牌号转移生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广东卷烟总厂统一了技术标准,逐步实现了同质化生产。通过优化生产计划资源,扩大了主导品
牌生产规模,为做强做大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全省卷烟工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广东卷烟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高:2004年全省卷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实现税利总额89亿元,增幅分别高达31%和37%,预计今年全省卷烟工业将实现税利超100亿元,产销量和税利总额将跃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