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培育创新性教育环境的思考

2005-10-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耀臻 我有话说
培养创新性人才呼唤创新性教育环境。然而,什么是创新性教育环境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性教育环境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教育环境模式,其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是创新。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培育创新性教育环境的全过程,切实推进办学环境创新、工作环境创新、学习环境创新和校园环境创新。

一、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培育创新性办学环境

对领导班子而言,创新性教育环境强调要培育有利于引领学校向创新型大学发展的办学环境。

在新世纪,党和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事业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众多高校都在规划未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争取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这需要我们通过培育创新性办学环境,创新办学理念,用创新的眼光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新阶段的建设任务;通过培育创新性工作环境,以环境揽人、以情感留人、以事业树人,使全校上下人心凝聚、认识一致、精诚团结,找到推进事业的办法和动力;通过培育创新性学习环境,培养一批批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以贡献赢得支持、以信誉赢得支持、以情感赢得支持,使学校进一步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赢得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培育创新性教育环境不仅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实现学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能培养多少创新性人才,一方面取决于理想的内部办学环境,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这所大学能否赢得理想的外部办学环境。我们认为,高校办学环境是否良好,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性思维品质和开拓性前瞻意识,是培育创新性办学环境的关键要素。创新型领导班子首先是一个想大事、谋大事、成大事的领导班子,善于运用其思想、学识、胸怀、胆略和言行,尤其是创新性思维方式,抓方向、议大事、谋大局、求发展,提出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提出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为师生创设创新性内部办学环境和外部办学环境。

二、创新管理体制,培育创新性工作环境

对管理体制而言,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创新性教育环境更加强调培育有利于激发教师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

人是事业之本,是创新之源。人才标志着水平,人才凝聚着能量,人才意味着创新。高校间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谁能够揽得人才特别是大师级人才,谁就抓住了事业开拓创新的首要资源。一方面,创新性大学教育需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另一方面,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充满着创造潜能,每个人都充满着创造欲望,但是,只有具备了创新性环境才可能极大地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由此,我们要重视“人才”,更要重视“人心”,在广揽人才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把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环境,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的主动性,从而鼓励大家的奉献精神,继而产生管理力量,发生管理效力,形成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创新性学习环境

对人才培养而言,创新性教育环境把培养创新性人才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培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

培养创新性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和创新思维。我们应该看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可能是某一单个因素的结果,创新除了与创新者自身的天赋素质有关外,创新者身心所处的环境无疑对创新者的创新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所有的这些环境因素中,教育环境,特别是大学教育环境是最重要的。个体的创新性是由社会的创新性环境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育一种创新性教育环境,大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培养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创新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培养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能够在创新活动中不畏艰险、敢于批评、敢于质疑,并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培养一种创新思维能力,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方法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最终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需要自由探讨、平等讨论的民主氛围,即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创新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可以推动人格的自由舒展,推动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推动创新才能的迸发。由此,我们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全新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更多地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和富有针对性的批判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提倡教学相长,勉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超越教师。只有这样,各类创新性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各种创新活动才能竞相迸发。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性校园环境

对校园环境而言,创新性教育环境着意于培育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的精神环境和清静幽雅、优美和谐的物质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创新人才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其他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个性品质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清静幽雅、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会使人悦目怡情,身心舒畅,可以使人专心致志,提高效率,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和创造热情。学校管理者应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环境建设,力求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鼓励创新的功能,使学校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活动的乐园。

另外,浓郁活跃的学术环境,可以使师生时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滋润,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营养。学校应具备宽容的校风,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创设多学科相互交流的环境,创造各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争鸣的条件,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氛围,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气氛。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沙龙、成果展览等,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