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是简单的追求较快的增长速度,而是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平稳运行;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追求产出指标GDP的增长,更要重视投入指标;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贸易领域不只关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数量,更要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重视自身消化吸收的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走“地毯式”的城镇化道路,而是强调建立集约型、紧凑型的城市群;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仅仅要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强调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仅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要强调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所有改革的第一位。
针对《建议》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
首次把投入指标列入国家五年规划
在过去的五年计划中,作为产出指标的GDP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而创造相应的GDP花费了多少能源和资源,似乎并不受重视。
杨伟民说,中央提出的“十一五”《建议》目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从产出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人均GDP翻一番,同时也从投入的角度提出另外一个约束性非常强的指标,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他说:“过去我们制定计划更多的是从产出的角度提出目标和要求,比如GDP增加多少。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不能再用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方式,来实现人均GDP翻番。既有产出的导向,同时又有投入的导向,这使五年规划的目标体系更加完整。”
杨伟民分析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意味着今后5年能耗年均下降4.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降低4.1%。由此推算,只要我们强化节能的政策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4%、5年下降20%,是可以实现的。
他指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一是结构节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耗较低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同时降低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二是推进技术节能。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使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下来。三是管理节能。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从人们的日常消费、企业管理、行业管理、机关管理中节能,这方面潜力很大。
首次完整表述四大区域战略布局
回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经济发展梯次推进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一批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相继在西部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杨伟民指出,《建议》首次对东、中、西、东北这“四大板块”的战略布局进行了完整的表述,即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即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这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有关区域协调发展,《建议》还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变化:一是首次确立了“四个功能定位”:不同的区域要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当前,不少地方把经济实力“排位”的提高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这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的划分,适合开发的重点开发,适合保护的限制或禁止开发,其最终目的是让不同区域的人享受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这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二是首次指明了推进城镇化的道路。即不能走美国式的“地毯式”的城镇化道路,而要节约土地,走集约型的、紧凑型的城镇化道路,强调“城市群”的概念。这要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依托,强调大中小城市功能的协调分布。各个城市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如工业功能、商务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城市间有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城市间有永久性的绿地空间相间隔。
三是首次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放在与上海浦东新区等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过去几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腾飞。此次强调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推进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的形成,意味着拥有研发优势的滨海新区将与深圳、浦东一样,对京津冀乃至北方地区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重视社会公平”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大锅饭”、“平均主义”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这是“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杨伟民指出,今后的五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除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即是组织形态的变化。对此,此次《建议》提出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议,集中体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注重社会公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这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和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分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实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是强调注重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当前,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更大的差距是公共服务的差距。当前部分农民收入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盖了新房,买了电器,但交通不便、不通水、不通电,医疗、教育没有保障,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不会有根本的改观。要缩小城乡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尤其是体制性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的差距。因此,我们除了强调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外,更要强调把公共服务的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公共服务对农村覆盖的范围,对低收入者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