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该院组织实施并完成的国家重点攻关科技计划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与示范”实施以来,采用坡面防护、集雨工程等先进技术模式,近期在修文县等项目区域收到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该院在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果树与蔬菜育种等30多个研究领域屡有建树,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项目15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表彰312项,其中“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及双低杂交品种油研7号的选育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茶树组合密植研究”获联合国科技信息促进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并收录于《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品》。目前,该院优质两系杂稻新组合选育、黄连组织培养技术、小菜蛾抗药性遗传等已达到国内同领域研究的领先水平,“茶树害虫病毒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新发现的22个新种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粮食和经济作物育种是贵州省农科院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方向。该院积极选育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在玉米优良品种选育、水稻三系杂交和两系杂交选育、油菜杂交育种、蔬菜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先后育成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162个。
着眼于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该院通过选派党建扶贫工作队、科技专员、科技下乡扶贫队,结合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创办高产示范点等,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扶贫工作。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多个,培训农村科技二传手30多万人,发放农业实用技术资料500多万份,科技咨询服务600多万人次。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科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3亿亩,增产粮油果蔬50亿公斤,每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8亿元,共帮助60万农民摆脱贫困。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在省内外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增产粮油果蔬500万吨,年均新增社会经济价值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