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术只有回归大众才有生命

2005-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国星 我有话说
离开8月闷热的北京,我随作家周梅森,阿来,王旭烽,导演冯小宁,京剧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还有中宣部文艺局的朋友一行,去凉爽的东北考察采风,到生活的基层去换换环境,吸纳新鲜空气,结识一些新朋友,这在我繁忙的工作日程里,也是难得的机会。我新买了墨镜,驱蚊剂,运动鞋,推掉了一切活动,奔赴向往已久的大庆…

我身边有几个叫大庆的人,有导演、制片人,也有演员。不用问,他们都出生在王进喜最精彩的50年代。名字是人出生年代的证明。今天的大庆,早就不是我们记忆中遍地荒草、人烟稀少的景象了,干打垒、地窝子早成了文物被用来参观。虽然传统的“磕头钻机”随处可见,但在高速公路尽头确实是一座新兴城市。

走进高楼林立、马路纵横的市区,到处都显示出石油人的富足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作为城市,你放眼望去,只有很低的云彩是北京见不到的。马路、信号灯、斑马线、警察亭子都是照着最现代的形状建造的!大家不由得感叹着、议论着从当年地图上无人知晓萨尔图这个蒙古包,发展到今天规模如此之大的城市的不易……其实,这正是大庆人最愿意留给参观者的印象。

到大庆的人都会被安排参观铁人纪念馆,大名鼎鼎的1205钻井队,石油科技博物馆,时代广场等。我们被特别照顾爬上了只有大城市才有的摩天电视塔。登高远望,天上星星与街道灯火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北国景色。年轻的京剧大师于魁智突然要即兴演唱一段样板戏,给大家助兴。

话剧《铁人轶事》是一出充满激情、缅怀当年英雄王进喜的新戏。是导演大胆探索了银幕投影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的模式来组合的。其中冰雪风暴冲击钻井平台,人拉肩扛愣是竖立起几十米高的井架,铁人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阻止了井喷等经典场面,在声光电配合下完成得可圈可点,剧场不断响起掌声。剧本苦心挑选加工了铁人几段真实生活,试图通过铁人对老母亲、家人,对同事,对党的事业等不同侧面,来展现、转达出王进喜的真实人生。其中也有讽刺指挥部领导在饥饿时期独食猪肉的腐败行为,意图是对现世进行观照,让观众有经验和兴奋点可看。

30多年前那部让人流了很多眼泪的影片,打动了多少青年人走进了时代的洪流中,也让很多人知道了工业战线的榜样――大庆油田。那时影片制作手法原始而传统,导演没有多少手段来营造气氛,甚至渲染明星,其巨大的艺术力量完全来源于准确把握了当年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艺术家满含真情把它缩影到一个钻井平台,集中到铁人身上!真实可信,毫不夸张,更不雕琢,所以电影的成功就毫不奇怪了。中华民族那个时候就是铁人,顶天立地,值得去说。

英雄楷模的戏本来就不好搞。同行努力的探索是看得出来的,传承铁人精神这个保留剧目的重任,落在了大庆年轻艺术家身上。他们得经受考验。

时过境迁。今天的人们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价值观念不同了,如何看待过去的英雄?传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否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索?艺术的目标就更要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寻找到适应今天观众的口味,又能保证以民族传统手法、语言方式传递,这样,才能使观众在接受起来更自然,更主动。这让我想起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铁人精神,另一个是被精神化了的铁人。

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坦诚的手法,深入人物心灵去挖掘,去漫漫融合,去蔓延开来,去渗透观众的心灵。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回归大众,思想才必然会被世人接受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