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曰国教授:北外网络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系语用学与修辞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哲学。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7篇,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合编教材16部。先后荣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会院士、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科研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国氏”博士后奖、国家优秀回国留学生等荣誉。 |
网上学习不是网络教育
教育周刊:在大家越来越多地谈论到“网络教育”的时候,大多数人的一个概念就是:打开电脑上网、登录网上课件学习,网络是比电视广播更先进的手段。您对此有何意见呢?
顾曰国:开展网络教育我们首先得赋予它一个教育理念,这就是基于资源学习。这个理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传统的课堂学习是用指定的课本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学习内容,到指定的教室听老师讲解课文,考试内容限于课本范围之内。而基于资源学习相比之下的显著特点是没有指定的教室,没有老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类、多模态首要学习资源以及助学资源。基于资源学习的条件是:一是资源开发与建设处于首要地位。资源突出多样性、多模性、技术性、多通道性、随意性。二是学生首先要学会对资源实行按需分类、筛选和管理。三是学生要学会快捷有效地使用资源。四是资源提供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多种助学服务体系。五是资源提供者构建一整套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对资源开发自身和资源实际使用状况实施过程动态跟踪。六是建立一套对各类专业人员包括学生的培训机制。
教育周刊:也就是说,对网络教育的理解就不应该是简单地定位于一种高技术,其实,网络教育要复杂得多。
顾曰国:是的。要把“基于资源学习”这个理念在网络教育中加以实施,才能使得网络教育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指教育手段的更新,同时也表明了随之而来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育周刊:你所说的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全面理解网络教育很重要。那么,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什么呢?
顾曰国: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教育不同于网上学习。网络教育首先是一个系统,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评估体系,教育质量监控等。它完全不同于网上学习。也就是说,把一门课制作成课件放到网上去,学生上网学习,不是网络教育,只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学习行为。衡量网络教育的标准,其核心是看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我们称之为“构建网络教育体系12字原则”。
教育周刊:请你详细地说说这“12字原则”。
顾曰国:这12个字就是:“资源、服务、过程、监控、质量、效益”。所谓“资源”,包括供学生用的首要学习资源和元资源;供辅导教师用的助教首要资源和元资源;供开发人员用的原始资源;供研究人员用的再生资源。所谓“服务”包括助学支持服务系统;助教支持服务系统;助研支持服务系统。“过程”指的是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进行程序化、标准化和优化。其中资源利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辅导过程和测试过程三个方面。“监控”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指对“过程”实施动态跟踪与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把“质量”放在系统建设的第四个方面,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要强调质量出自资源、服务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质量问题,都要有质量监控标准和监控措施。最后是“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良好的网络教育生态
教育周刊:看来我们大多数人把网络教育想得过于简单了。真要开创一个网络时代的教育,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国内的网络教育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顾曰国:2000年到2003年是网络教育的蜜月期。这个时期,很多人都抢着上网络大学。近几年,这种高速膨胀的蜜月状态慢慢冷静了下来。主要原因是,当时很多人都把网络教育等同于了网络学习。很多学员认为通过网络教育就可以轻松拿到文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完全不是自己理解的这个样子,所以就失去了上网络大学的兴趣。还有很多网络大学也单纯的认为:把一门课制作成课件放到网上去,学生上网学习,就可以称之为网络教育了由于学生急功近利的理解和一些大学没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致使网络大学近几年的招生数量相对较低。但我相信,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华,网络教育一定会越走越好。
教育周刊:你对网络教育很有信心。这让我想到你提出的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网络生态”。请你从这方面谈谈网络教育的发展策略。
顾曰国:从教育角度来说,我们把学习行为――认知能量――学习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称为教育生态系统。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是在某个教育生态里,学习行为调用适当的认知能量就可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对于接受网络教育的学生,他们有工作,有家庭负担,单纯的校园生态环境被打破了,他们面临多种生态环境。网络教育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处于多重教育生态环境之下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生态系统”。也就是说,网络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如此地好,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要调用最小的认知能量就可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育周刊:能不能说得具体点,如何提供这样的“最佳的教育生态系统”?
顾曰国:最重要的是用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个剖析框架,就是通过它构建一个评估体系,对虚拟教育生态环境进行较客观的评价。现在采用的评估体系没有理论支持,不够客观和科学。其实,网络教育的成败不能单看课件和平台。用生态学理论对教育生态环境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可以克服评估中的误区。而且利用生态学理论,还可以有效解决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使其达到平衡。
北外网院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教育学生学会进行适应型学习。我们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网院学生的各种生态环境,哪些生态环境需要学生主动去适应它,哪些需要学生改变它。然后,告诉他们怎么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进行课件设计时,还要考虑分层次、分前后、分重心。不同的学生对教学资源有不同的需求。只有立体地呈现知识体系,才是一个好课件,才能对学生达到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上讲,我们期望达到的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互动所形成的和谐状态。学生用于学习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好的网络环境就是能够保证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周刊:那么,如何创造这样一种适于网络教育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呢?
顾曰国:网络教育应该被定位在本世纪的主流教育模式上。从这个高度出发,网络教育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现在的网络教育就像是未出世的胎儿,如果把她定位为多一个赚钱的渠道或手段,那么这个胎儿在未出世之前就已经是个长不大的畸形儿。各个网络学院的领导部门应该向这个胎儿注入营养,让她发育正常,而不是榨取她尚未能提供的资源。另外,教育部和大学领导应该把传统的校园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关系定位在前者向后者过渡,而不是后者是前者可有可无的补充。这是战略性的发展,不是急功近利的短见。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培育网络时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