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担承社会责任 培育民族中坚

2005-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展涛 我有话说

五.知识学习体系建设

我们把学生的大学教育分为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这其中知识学习体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它的构建和实施由教师、管理人员、教学工作和支撑服务人员共同承担。在山东大学,知识学习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以下八个主要的环节:

1.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教师是大学的灵魂,今天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一个承受重负的职业,教学、科研和繁重的社会工作集于一身。就教学而言,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方法和人格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优秀的学术素养和水平;现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三点,哪一点做得好都非常不容易。比如教育方式和方法,我几次在学生中调研,学生批评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研究性和实践性”,问题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胜任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我们的老师要学习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要营造研究型学习的环境,要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久远的和深刻的。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把工作集中于三个方面:(1)制定《山东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工作职责与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当然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明确在《规范》中。(2)加强教师培训。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我们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以教师“海外研修经历”,“国内进修经历”和“社会实践工作经历”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计划。(3)严格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评估是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没有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只会成为一纸空文。我们的教师评估制度是以《规范》中的要求形成标准的,又是以学生和专家评估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这其中学生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主体。

2.专业建设――本科教育的核心平台。这里有三个关键问题:专业设置原则;专业水平标准;水平评估。我们的专业设置除了着眼于社会需求、科技发展需要、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之外,还充分考虑山东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明确的本科专业水平标准,包括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中,把培养方案、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研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等单项改革集成于一体,这样,专业建设重点就由多个单项建设转向专业整体建设。标准是建设的方向,是评估的依据,而评估的结果又是学校资源配置的杠杆。

3.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重点是基本条件建设和教育方式创新。近几年我们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本科生实验室条件建设,使得学生实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同时大力推进实验环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对工科,我们注重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注重实验室平台建设,注重设计性、创新性和集成性实验项目,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我们注重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立起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两支队伍。

4.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教育――山东大学的优势与潜力。这是所有综合型大学的共同优势。我们在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也可以说潜力巨大。主要方式有:开设面向全校的通选课程,通过“暑期学校”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获得实践训练的机会。另外,我们还允许优秀保送研究生选择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允许学生通过考试转专业,为学生跨学院选课创造条件。这些举措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5.研究环境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课题。研究型大学有着独特的科研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大学的研究条件上,特别是实验室条件上。研究型大学有条件也有责任让本科学生在研究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本科生融入到科研环境中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山东大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制度和鼓励机制,让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向高年级本科生开放,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们的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让四年级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其中完成毕业论文课题,我们的医学、化学和材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不少学生参与完成了一些前沿性的科研项目。非实验学科的本科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来培育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学科集成性创新设计和创业设计。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把少数学生参与的比赛拓展为数千名学生参与的创新活动,成为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独特而有效形式。

6.开放环境下的本科教育――山东大学着力打造的特色。开放环境下的本科教育是时代特色,也只有在今天才成为可能。它把大学的校门敞开,走出校园,让学生丰富经历,让学校获得资源,让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世界交流、合作、互动。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更是大学的理想。例如,学生的“三种经历”,即让一部分学生具有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让所有学生具有社会实践经历。今天在我们的校园里有来自全国十几所大学的600多名访学学生,我们每年送400多名本科生到国内其他名校“留学”;海外学习经历的在读学生今年达到300人,也就是说我们济南总校的本科学生大约有10%可以获得校外第二大学的学习经历。我们校园里的留学生人数济南总校今年首次突破1000人,威海达到300人。另外,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教育合作;每年聘请百名流动岗位教师完整讲授课程;我们与多所重点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山大名师走进中学校园;我们在企业,医院,政府机构建立一大批实践基地;校际合作,校研合作,校地合作形式丰富多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发展空间,真可谓走出校园,空间无限,资源无限。

7.图书与网络建设――学生自我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自我学习的核心平台和资源是图书和网络。我们的工作重点有二: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我们有一流的网络环境和相对充足的图书资料,其中山东大学的国际互联网访问量在全国大学名列前茅,我们还在合校后不久即实现了多个校园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并实现济南和威海两地图书和网络资源共享;二是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利用校园网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应该说,相对于网络的硬件建设而言,资源建设和网络资源利用还远远滞后,网络和网络资源还没有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包括利用互联网与国外大学进行教育合作等,这也将是我们今后重点推进的一个方面。

8.学风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学风淳朴是山东大学的传统,而制度建设是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传承良好学风的保障。在以制度建设纯化学风方面我们有两大举措: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山东大学学术纪律处分规定》,规范学生和教师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严格学籍管理规定,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同时建立学生申述制度。在学生奖励制度的建设上,我们规范程序,明确标准,透明公开,同时对有特长学生开辟特殊奖励方式和渠道。

对于山东大学这样一个规模大,校园分散,学科综合的大学而言,管理是一大难题,一大挑战,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在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上注重分类指导,管理重心下移;注重原则和标准的制定,并为各个学院的执行留有充分的空间与弹性。

六.人格培育体系建设

最近几年山东大学一直积极探索人格培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现从理念到制度,从目标到措施的逐步完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即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综合素质。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充满关爱的和谐校园,使学生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舒展个性,热爱生活。

2.营造规范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懂得履行公民义务,自我管理,诚信守法。

3.营造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环境: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增强竞争意识,培育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4.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山东大学人格培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有:

1.形与无形――理念为先。在人格培育体系建设中我们把民族精神与大学文化放在首位,把有形与无形的大学文化载体结合在一起。“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的大学使命与人才培养目标,“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新校训,“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品格与精神,“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之精髓,历史名人、著名学者校长的雕塑,教学楼群和学生生活区多姿多彩的图片格言,或古朴典雅,或气势磅礴的学校建筑,绿树成荫的校园,无处无时不在影响和熏陶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2.辐射全面与关注个体――关爱每个人。面上教育与关心特殊情况学生相结合,建立起系统的就业指导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体健康健身网络,既有全体学生参与的文艺体育健身,心理和身体健康教育,又有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对就业面临困难学生的具体指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以及学生心理危机出现时的干预预案和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出现时的应急预案。

3.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相结合,广泛开展挑战杯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五四论文”,参与学生达到数千人,使这些竞技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成为学生广泛参与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课堂与课外――丰富多彩。不断改革创新的“两课”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高举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旗帜,学生品牌论坛与讲座异彩纷呈,“恰同学少年”、“大家讲坛”、“科学畅想曲”、“人文纵横”、“新杏坛”、“小树林论坛”、“百年激扬”等,山大校园里充满着激情与梦想。

5.校内与校外――走向社会。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精心组织指导,学生广泛参与,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推出服务济南社区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支教活动,志愿者环保活动,参与学生达两万多人。

6.直面交流与网络沟通――走近学生。既注重利用现代网络的沟通交流,又注重深入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在线,青春山大,校长信箱,学校领导和管理骨干全部定点联系本科班级或学生社团。

7.学校组织与自我教育――潜能无限。既有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品牌活动,更有活跃的社团活动,宿舍文化,班级生活,党团组织。锻炼自我,参与学校管理。

8.分工负责与全员参与――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学生人格培育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学院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承担,同时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以及我们的教学服务人员都以自己的工作和精神影响着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也以他们的激情与活力影响着校园和校园里的我们。

立体式、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格培育体系,营造出百年名校的底蕴与生机,使我们的学生和我们每个人感受着熏陶和教育。

今天的山东大学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描述我们,那就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规模宏大,学科综合;实力雄厚,学风淳朴;开放拓新,生机盎然。我们的教育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而学生的成长又以服务和引领社会的进步为目标。我们所进行的探索,就是在一所规模大,学科全,校园分散和处于研究型大学初级阶段的大学里,在确立了相对高数量和高比例的本科生教育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看作是寄予今天大学的厚望;我们坚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们正视这些问题,我们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大学教育在今天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我们必须把这份重担放在肩上。(作者为山东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