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分论坛:20分钟8次问答
11月16日,在北京论坛公共卫生分论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会场,第一次20分钟讨论时间内就有6位学者8个问题的问答。来去间,学者的语速加快了许多。一位美国学者对记者表示,讨论时间太短了。
3个主题报告之后,主持人表示可
在此之前,原中国卫生部殷大奎在“发展中国家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发言中曾提到,现在烟酒贸易得到20亿元的利益,在10年之后需要200亿元对其引发疾病进行治疗,得不偿失。
会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晓光教授对记者说,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生活条件改善一些之后,更易患上慢性病。因为,过去营养不足的饮食习惯让人体中积极吸收营养的基因遗传下来。于是,真正富裕之前就患上“富贵病”了。他说,提到中国人营养与健康状况也存在问题。其中,城乡健康差别大、膳食油超标、体力活动减少、体重超标等都不容忽视。他认为中国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不平衡”的双重挑战。并提出了3点行动建议:政府领导作用、全民营养教育、重点人群干预。
杜维明、瓦提姆意犹未尽
北京论坛开幕式上,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学者杜维明与都灵大学教授、欧洲议会议员瓦提姆即展开对话,主题是“走向对话的时代:同、异、和”。不过,由于时间限制,他们显然意犹未尽。下午,他们又到北大英杰交流中心继续谈。
两年前,杜维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于韩国首尔举办的会议上结识瓦提姆,尽管杜维明研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瓦提姆主张后现代主义哲学,但二位一聊如故,思想十分默契,于是杜维明有了与他进行深入对话的意愿。此次北京论坛上二位的精彩交流,就是杜先生积极促成的。
对话结束后,杜维明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今天的对话很成功,不仅指他和瓦提姆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与台下听众的互动。他称赞北大学生提问的水平很高,回应也很顺畅。
校长见面并不难,难的是多边互动
11月17日上午,来自世界24个国家32所大学的校长在北京饭店参加了大学校长联谊会,就“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这一基本议题展开讨论。
联谊会由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主持,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致辞指出,大学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而由北京大学举办的北京论坛则为大学校长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据悉,大学校长联谊会是本次北京论坛新开设的项目,旨在借助于北京论坛这一学术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大学之间的交流,促进大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色转换。
会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大学校长之间互相见面并不难,但是能实现这么大范围内的多边互动交流并不容易。北京论坛为世界大学校长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