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温馨的“家”中健康成长

2005-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马跃华 通讯员苏伟珍、叶文彬 我有话说
“只要在这个家里,我就感到充实、满足,所有不快和烦恼都会抛脑后,代替它的是长时间欢笑声。”这是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纪诗雨喜欢学校的最大理由。该区教育局局长叶子青说,我们把“温馨的家”作为和谐校园构建目标,努力让学生在充满爱心的“家”中,形成爱人、感恩、同情等丰富情感,并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
习惯。

用责任担起“家”的重担

从生源全区末流到高考屡创佳绩的海岛学校――国祺中学,正因为有一批批优秀的老师从不放弃一个即使不优秀但具有可塑性的学生,用责任担起“家”的重担。一位女生因为恋爱而要放弃学业,杨老师锲而不舍,十一次踏入这个学生的家门,不断对其鼓励、表扬、“跟踪”、教育、说服。最后,学生“心中的坚冰”被融化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教师们深知条件越困难,他们就越有责任照顾好孩子,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小坪小学位于海拔1072米的山区里,校长洪金星便以校为家,住进学生宿舍区,照顾学生吃饭、学习、卫生、安全、病痛。他还常常睡到半夜,起床巡视学生宿舍,帮学生盖被子。

不管是身处海岛、地处山区还是刚刚成立的新校,同安区的老师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从点点滴滴做起,像对待家人一样呵护、关爱着孩子。第二外国语学校刚刚步入第十个年头,教师们为学生倾心倾力。就在临近高考时,担心学生的营养不良,整个高三年段的科任老师自发每人拿出100元为学生买营养品。

用爱心营造“家”的温暖

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用耐心和细心架起爱的桥梁,这已在同安区老师们的心中定格。启悟中学的谢宗戟老师对待一位住在学校附近屡次迟到的学生,就特地到学生家中耐心地等他洗漱、吃饭,然后带他到学校。在老师的感化下,这个学生再也没有迟到过。

“要避免孩子的恐慌或怨恨,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自信,要知道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的想法。”这是大同中心小学的康婷婷老师回忆起对待学生犯错时最大的感触。面对学生犯了四次同样的错误,康老师耐心地劝导,让学生很高兴地接受并改正错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困惑,融洽同学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健康顺利地成长。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从抓学生的心理健康入手,针对孩子们生活中关心、困惑的问题和孩子进行了交流,并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讲座、安排各种活动。

用活动活跃“家”的气氛

让生活中情景在活动中再现,在游戏中体验,在经历中学习。这是新民中心小学徐碧环老师的育才理念。她精巧设计一个需要齐心协力才能解开的“解手链游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并学会怎样分工合作。

在同安区,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和学校都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平台,努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形成健康心理,增长各方面的能力。同安一中设立“爱心社”,将学生每月捐出的部分零花钱、老师的爱心捐款、特长生艺术作品的拍卖款、班级学生的废品回收款中的部分捐赠款,以及每届高三年教辅材料拍卖的款项等集中起来帮助有困难学生。竹坝中学依靠华侨农场的大片果园、农田、鱼塘,建立实践基地,不仅让本校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增长,自2001年以来,还为来自厦门市区的40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今这一实践基地已发展成为“厦门市青少年活动实践基地”。今年,就有7所学校1400多名学生到这里进行素质拓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