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衣袋里放个鸡蛋”说起

2005-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闻泉新 我有话说
近来读到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 某学校为了促使孩子养成说话不叫喊、走路不蹦跑的“良好文明习惯”,在全校上上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项“让每个孩子在衣袋里放个鸡蛋”的活动,并要看一看谁的鸡蛋保持不破,谁的
鸡蛋在衣袋里放得久。活动进行后,校园里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秩序井然,因为衣袋里放着鸡蛋的孩子们走路的模样、速度很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走路不紧不慢、不跑不跳,慢条斯理、文质彬彬。孩子小心谨慎,他们惟恐鸡蛋破了。

看完这则被作为“典型经验介绍”的消息后,我总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所学校除了“促使孩子养成说话不叫喊、走路不蹦跑的良好文明习惯”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 但如果该校想通过这种活动让孩子长期“安分守纪”,那我对这种活动实在是不敢恭维,而且感到这简直就是扼制孩子健康成长的“软刀子”了。

试想,小小年纪老气横秋,整天走路不能蹦跳,情绪不能激动,身心不能放松,压力不能释放……这样的孩子将会成为怎样一个模样 校园里还有欢笑、还有生机吗 学校还能成为孩子的乐园吗 孩子还能不讨厌学校、不讨厌老师、不讨厌学习吗 如此“井然有序”,难道是学校追求的教育管理目标吗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有创新精神吗?

无独有偶,近日又闻某些学校出台了这么一条规定:孩子下课时不准乱跑。乍一看好像这规矩合情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免让人无可奈何,因为这条规矩规定 孩子去厕所也必须慢慢走。学生是否守纪由老师全程监督,不然就要株连班级、班主任――扣班级考核分数。显然,学校的出发点是想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行动更安全,然而,这种规矩是否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

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是学校老师的天职。让孩子在特定的场合和必要的时间内 比如上课时间 静下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是必要的,无可非议。但是,任何教育举措都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因为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 好动手、好动脚、好动脑筋,好奇、好问、好思考……他们的大脑对这个世界充满新奇,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他们的身体充满活力,需要广阔的空间来活动。

我们并不主张放任孩子,让孩子无限度地疯跑、疯玩;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家长、学校切实爱护学生们的童真、童趣、童年,使他们保持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