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威海如何推进科学发展

200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我有话说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山东省威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节约型”社会、推进科学发展。

“一票否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几年,各地都在打“开放”牌,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威海也不例外。但威海比别人多打了

一张“生态”牌,始终有一条谁也不能触的“红线”: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只要对生态环境不利,再大的投资也坚决不要。威海始终坚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曾经有一个韩国知名跨国集团找上门来,准备投资2.5亿美元建设水泥厂。面对这样一个“到嘴的肥肉”,威海硬是拒绝了。这几年,被威海这样拒绝掉的外资、内资超过了100个亿。这种近乎“壮士断腕”的举动曾让许多人迷惑不解,但威海人就是这样执着。他们认为如果不从源头上堵住,威海最大的发展资源――生态优势将不复存在。

“生态”与“开放”两张牌,威海人运用得娴熟自如,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不仅保住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低耗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反而赢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目前,这个人口只有248万的地级市,境外投资企业就近4000家,其中来自韩国的就有3000多家。这些外资企业,全部是物耗能耗较低的轻型加工制造企业,并且管理水平和节能水平,都比国内企业高出了一个档次。韩国“三星”在威海有一个生产通讯设备的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42亿元,今年可突破70个亿,而他们的万元增加值用电量仅为48.3千瓦时,是全省同行业的19%,不足五分之一。

“双管齐下”,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在发展节约型经济过程中,威海采取了“两手抓”的做法,就是在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的同时,运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加大推进力度。

他们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威海市节约能源办法》、《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对企业的能耗、物耗、废弃物排放等,都做了规范性要求和硬性的量化考核。同时,他们积极引导财税金融机构支持节约型经济项目,鼓励社会资金投向节约型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经济的手段约束企业的行为不可或缺。威海的工业用电价格,在山东与青岛一样同属最高,每度0.68元。这种价格最直接的结果是促使企业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光威渔具集团公司原生产用中央空调,耗电量较大。为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实施了技术改造,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停掉了中央空调,每年可节约电费500多万元。

优化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发展经济特别是办企业开工厂的几大“要件”,相比其它城市皆属“匮乏”:没有大的发电厂,没有大的水源地,没有煤矿。开放之初企业还不是很多时,就曾出现过水电紧张的状况。1987年成立地级市后,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城市的未来在于新型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必须是一种资源能源消耗少、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是关键。在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中,威海遵循的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走的是一条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避“重”就“轻”的路子。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电动机械、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全国最大的地毯、渔具、木工机床、汽车轮胎及打印机和传真机生产基地。在这“五大产业”中,有四大产业是轻工业,汽车轮胎在重工业中也属于较低耗能产业。重工业不“重”,轻工业更“轻”,是威海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在威海,找不到类似于电解铝、钢铁厂之类的耗电大户。2004年,威海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2.4个百分点,

去年,威海确立了建设“三大基地”的发展战略:一是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旅游度假基地,三是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这一战略也充分体现了“轻型”经济发展思路。威海三面环海,海岸线达1000公里,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1/18,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海产品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发展海洋经济,威海依然走着一条保护资源的路子。在发展的着力点上,由过去以捕捞为主转变为以养殖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水产流通业、船舶修造业等。去年,捕捞业实现产值60亿元,养殖业实现产值90亿元,海洋运输业实现收入15亿元,船舶修造业产值20多亿元,水产流通业产值20多亿元。

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威海在产业调整中,有一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的思路,这一思路的核心是是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素质的提高。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威海时曾到过生产医疗器械的威高集团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心脏支架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可降解药物涂层技术,术后释放药物疗效大大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能有效防止心血管冠脉的再狭窄,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并成功进军国际市场。他们的产品,一个仅两三公分的小小支架,其附加值却近万元,并且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更是低到了惊人的程度。目前,威海已培育起一批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有6项,国际先进水平16项,国内领先水平40项。全市共颁发科学技术奖励73项,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的8项,占获奖总数的11.3%;达到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的59项,占83.1%。2001年,威海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144.5亿元,而去年达到了470.4亿元,年均增长达到了48.2%,科技贡献率多年来一直居山东前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