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邻居节带来“四多四少”

200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赵旭、王斌 我有话说
“楼挨楼我们都是邻居,心贴心我们胜过亲戚。尊老爱幼,温馨和睦,百家姓都是姐妹兄弟。公民道德记心里,建设文明新社区……”这是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居民自己创作的《邻居节之歌》,每年的金秋十月,这个街的8万多名
社区居民都会唱着这首歌,汇聚到社区广场庆祝自己的节日――邻居节。

在今年的第七届“邻居节”上,为期一周的“百系列”实践活动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百名好邻居津城游、百名党员争当好邻居标兵、百名健康宝宝大赛、百对老人金婚庆典、百首诗赋唱和谐、百个特色菜――邻里厨艺大比拼、百名空巢老人与好邻居结对子……

提起邻居节,居住在育贤里社区的赵钢老人格外兴奋,他对记者说:“从1999年开始算,‘邻居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七届啦!我是铁杆‘节迷’,届届落不下,是‘邻居节’让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好邻居、好朋友。”

坐落在天津西南部电视塔脚下的天塔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一个新型居民区。昔日平房大院开放的居住方式被相对封闭的单元房所取代,坚固的防盗门和无形的心理防线成了邻里间联系的屏障。“一墙之隔不相识,擦肩而过不说话”是当时社区内司空见惯的现象。人际关系的淡漠,使得邻里间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纠纷。宾水西里小区37门的楼长任玉来大爷记得,“那时家家户户都把不用的杂物堆放到楼道里,邻居们常常为占地问题争吵不休。要是谁家丢了东西,或是亏水、亏电,动不动就怀疑谁家手脚不干净,有的居民甚至在楼道里楼门外大声叫骂……”

没有邻里间的和谐,哪有社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1999年,天塔街党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提出,把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增进邻里间的沟通、优化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列为社区工作的重点,采纳居民的建议,创办了首届“邻居节”。

《邻居节之歌》唱响了,邻里亲近了,《道德公约》在楼门内挂起来了,社区变得整洁了……有损公德的事情有人管,弘扬正气的义举众口赞。“邻居节”办了7年,给天塔街带来了“四多四少”――“婆媳和夫妻吵架的少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相信科学、移风易俗的多了;赌博酗酒的少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

记者随想: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举办的“邻居节”,把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与群众渴望拥有和谐生活环境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为居民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增进了邻里情谊,倡导了文明新风尚。

“邻居节”举办7年来,人际关系和睦,社会风气好转,不但增强了社区大家庭的亲和力,也促进了居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天塔街的实践表明:“邻居节”已经成为建立“和谐、美好”的城市新型邻里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