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5-12-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方法与途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澄清模糊认识,对于增强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发表了一组学者文章,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方法

与途径。张康之、程倩认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行动的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应以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和谐社会作为其实现目标。欧阳志远认为,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作者通过分析指出,鉴于目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最终都在资源环境的利用上聚焦,鉴于一种可称为生态寄托的社会心理正在萌发滋长,我们应因势利导,把培养生态寄托情感作为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核心内容。这样,既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共同的领域,也可以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找到一个现实的交点。苗东升则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系统思维:以整体思维取代片断思维;以非线性思维取代线性思维;以动态思维取代静态思维;以开放思维取代封闭思维;把自组织与他组织结合起来。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软力量,决定社会系统的软结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软力量的作用。

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

吴玉军《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撰文指出,现代化作为一项不断颠覆现有行为方式的进程,将不确定性的关系注入到了人类事务当中,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所面对的一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匮乏、感性欲望的膨胀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如何建构一种新型的自我观,从而为解决现代人的认同焦虑奠定理论基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其中,先验自我观念的摈弃、共享化的人际关系的建构、生存意义感的培育,应当是优先加以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摈弃先验自我观、摆脱原子化的自我观的同时,构建一种关系性的自我观念和共享式的新型人际关系,并且应当超越纯粹感性物质享受,提升自我的生存境界。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刘铁梁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传统体例的民俗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写作,存在着将作为整体并具有互释性的生活文化割裂的倾向。因此,作者在借鉴民族志书写模式与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志》调查与写作实践的反思,提出“标志性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倡导“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新式民俗志写作,以提升抢救与保护民俗文化的认识水平。所谓标志性文化应具有:一、能反映这一地方的特殊历史进程和贡献;二、体现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生命力;三、深刻地联系着地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诸多文化现象等三个主要特征。这种民俗志书写也将促进民俗文化调查的深入和研究范式的创新,间接对地方社会协调发展和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