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方法与途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澄清模糊认识,对于增强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发表了一组学者文章,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方法
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
吴玉军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撰文指出,现代化作为一项不断颠覆现有行为方式的进程,将不确定性的关系注入到了人类事务当中,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所面对的一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匮乏、感性欲望的膨胀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如何建构一种新型的自我观,从而为解决现代人的认同焦虑奠定理论基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其中,先验自我观念的摈弃、共享化的人际关系的建构、生存意义感的培育,应当是优先加以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摈弃先验自我观、摆脱原子化的自我观的同时,构建一种关系性的自我观念和共享式的新型人际关系,并且应当超越纯粹感性物质享受,提升自我的生存境界。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刘铁梁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传统体例的民俗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写作,存在着将作为整体并具有互释性的生活文化割裂的倾向。因此,作者在借鉴民族志书写模式与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志》调查与写作实践的反思,提出“标志性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倡导“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新式民俗志写作,以提升抢救与保护民俗文化的认识水平。所谓标志性文化应具有:一、能反映这一地方的特殊历史进程和贡献;二、体现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生命力;三、深刻地联系着地方民众的生活方式和诸多文化现象等三个主要特征。这种民俗志书写也将促进民俗文化调查的深入和研究范式的创新,间接对地方社会协调发展和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