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临沂师范学院,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它却是那样的非同一般:政府官员说它是老区发展的新动力,企业家说它是振兴企业的新资源,农民说它是奔小康的新靠山,而该校的师生则说这里是发展教育、实现人生价值的新土地。
新动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本
现在,临沂师范学院有100多个专业,每年招生1万多人,在校生规模和专业数量都列山东高校前茅。5年间为临沂培养的大学生数量,是建国以来总和的一倍。目前,每年数千名毕业生进入沂蒙就业大军,极大改善了沂蒙山区劳动力的人才比例结构,使老区当年城镇就业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所占的比例超过了20%。同时,学校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每年培训上万人,加上正在进行的万名厂长、村长培训工程,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老区劳动力的结构,而且开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力知识结构的改变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加快了临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进程。
临沂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作为最直接的人力资本,在打造临沂文化名城、商贸名城、江北水城系统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王羲之研究专家王汝涛倡议举办的书圣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城市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引进外资600多亿。地理与旅游学院提交的《发掘与建设:建立大沂蒙旅游规划圈》的报告被列为当年全市人大会议的重点提案。一系列的成功运作,不仅使有天然氧吧的蒙山名声大振,而且连续几年,在旅游旺季,蒙山的游客超越了过了五岳之首的老大――泰山。
临沂着力打造“北方水城”的最大困扰,是水质污染的防治。化学系承担的《沂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沂蒙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及时给出了答案,环境工程实验室研制的水体去污技术使多年污浊的沂河水变得清澈了。当投资过百亿元的澳龙物流城、华药集团城、香江商贸城拔地而起时,青年教师张秀军主持和策划了多个招商方案,各地经商者纷至沓来。
没有人能算出他带来的效益究竟有多大。
新资源:为企业腾飞插上翅膀
勇当沂蒙经济腾飞的动力源,这是临沂师范学院履行使命的主要目标。学校与临沂市所辖的9县3区政府全部签署了科技服务协议。教师们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传播先进理念,取得了巨大成果。
近年来,有195项面向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和市厅级立项,举办管理培训报告会400余场。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统计,临沂师范学院人均学术成果拥有量全省第一。“五百教授下沂蒙”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一个人人争做本学科临沂首席专家的行动正在沂蒙山区的角角落落悄然开展着。用学院书记徐同文的话说,现在临沂师范学院教师个个“浑身捆绑着项目”。来到临沂师范学院,你可看到这样的场面:每到周末,带者项目的教授们匆匆离开学校奔向自己的科研站点,另一部分联系攻关项目的县乡厂矿企业的经理老板来到学校和教授们结对子、搞科研,构成了沂蒙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信息学院的毛红旗教授为“大蒜之乡”的苍山设计了储藏冷库自动温室控制仪,又为郯城的一家工厂研制出机械造纸自动控制系统,仅此两项技术,每年就为当地创下一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化学系吕庆淮教授研制的“稀土改性多元复混肥”被一台商看中,要以600万元的高价买走他的专利,他却把技术留给了当地一家公司,现在该公司年产规模5万吨,每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实现利税700余万元。化工实验室建设的临沂出口食品国际标准化验中心,为临沂农产品深加工打开了国际通道,使临沂新增外贸出口额近1亿美元。
新靠山:为农民奔小康注入希望
临沂是农业大市,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的落后,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后劲,成为农民奔小康的障碍。临沂师范学院在为沂蒙服务的过程中,把服务“三农”当作重要工作。
书记徐同文率先垂范,到沂蒙各县区搞起了“三农”调查研究,他主持的“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为国家级立项课题,其中一个工作站就设在沂南县的孙祖镇。现在临沂师范学院在农村设立的研究基地、帮扶站点就有百余个。
莒南县洙边镇的百姓曾经因为种植茶叶发了财。但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销路逐渐变窄了;平邑县农民也因为自家的马铃薯品种落后、产量低下、销路不畅陷入苦恼中,早已摸清底细的临沂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不请自到,农林学院的教授们向莒南县的茶农传授了先进的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一下子使莒南县的茶叶变成了无公害茶叶,客户纷纷回头,茶叶的销售接连翻番。生命科学学院给平邑县引来加拿大PBI公司优质马铃薯,试种几个月后,结果新品种较本地品种亩产高出2000斤。新品种加工薯条最受“麦当劳”的青睐,农民的收入翻了3番,一时间薯条变成了金条。农林学院教授张金树研究的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临沂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10多万亩,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大把的钞票装进口袋时,老百姓亲切地称师院的教授们为“财神爷”。在基层、在农村,人们时时感受到临沂师范学院在劳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临沂市县、乡镇级领导在临沂师范学院毕业或受过培训的达75%以上,这些带路人领导大家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受到人们的高度拥护。同时,每年近万名沂蒙子弟跨入大学校门,为近万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