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数民族中来
在民族学界,有一种优良的传统,即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中搜集材料,研究现实问题,不虚构,不浮躁,不夸夸其谈,言则有据有物。在中南民族大学,继著名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吴泽霖教授、岑家梧教授、著名语言学家严学?教授之后,一批在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中青年专家正茁壮成长,他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整理和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民族史、民族学等方面的资料,为国家识别与确定毛南、仫佬、土家、京等民族成份提供了科学依据;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专著和论文,《中南民族关系史》、《南方民族发展史》、《中国土司制度源流与发展史》、《湖北民族史》、《中南地区回族史》、《土家族语言简志》等填补了有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几代民族学者求真务实的良好科研风尚。
在公布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该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闫天灵博士的《明清以来河西走廊――祈连山地区民族关系研究》获准立项。在谈及此次课题的成功申报和经过时,他的言语间充满欣慰与感慨:“为了这个课题,我前后准备了11年之久。”1994年7月在祈连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次田野调查,让闫天灵对祈连山区这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汇集区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而后的10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此地区,查阅了涉及甘肃、青海两省的多个县市、自治州的地方志、正史、民族宗教调查报告等文献资料,作了大量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史料,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民族地区中去
学校积极鼓励教研人员走出“象牙塔”,把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许宪隆教授的《近现代西北穆斯林家族问题调查报告》从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的甘宁青社会穆斯林家族这个新角度,选取天水吴氏、灵武王氏、歧山马氏和西安乌氏家族四个典型案例,以这些家族的兴衰和文化嬗变为个案研究对象,在西北地区及相关省份进行了长时间深入和细致的调查活动,探讨了家族势力对社区社会的客观影响,分析了家族在西北社会发展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讨论了家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合理社会定位,并得出“家国同构促成穆斯林家族与国家命运的一体化”基本结论。在希腊克莫蒂尼召开的第14届欧洲人类学国际大会上,许宪隆教授题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西北穆斯林家庭》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300多名欧洲人类学者的广泛关注。
获得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的该校经济学院朱乾宇博士在说到她的选题――《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的绩效评价》时说:“作为民族高校的金融学教研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帮助民族地区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带领其真正走出贫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2004-2005年度国家民委民族工作调研报告评选中,该校选送的11篇报告有8篇获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奖数居国家民委系统各单位之首,获奖档次居民族院校首位。事实证明,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科研成果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