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谢小庆
季铸(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
缘起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从2005年的338万增至400万左右,这个数字已经是2001年104万的近4倍。这说明我们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将更加强大。在这种态势下,高校怎样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便成了公众的话题。三位教授的观点值得重视。
就业难与扩招无关
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过剩吗?是不是与高校扩大招生有关呢?
周叶中:我不这样认为。2000年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从中我们不难发现,2005年的毕业生人数是2000年的3倍还多。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完全是个结构问题,其实我国大学生的总量远远不足,因此不应该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几年前的扩招。据统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仅占1.38%,总数不到1000万人。这就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社会用人机制问题,也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还有大学生自我定位,以及在大学生紧缺时代形成的社会对大学生过高心理预期的惯性运转等问题。
谢小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还很低。因此,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结为大学生过剩的说法是不准确、不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这几年的扩招关系不大,主要是供求错位导致的结构性矛盾。
季铸: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扩招造成的。中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是多了。长期以来,大学作为社会的金字塔,仅仅是少数人才能得到的权利,供不应求。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社会,大学教育已经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权利。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已经或正在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稀缺的资源,大学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强调,大学服务社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专业设置与需求的错位
记者:现在,网上流传着一本连载的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通过数位企业老板、人事主管之口,对应届毕业生求职群体大加贬斥,虽说难免有某种偏见,但提示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周叶中:人才是从学习实践、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并最终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人才资源开发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适应”:一是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二是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三是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我们的高等学校必须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果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甚至脱节,或者有“从众”心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顾自身是否具备条件,什么专业热门就一窝蜂地设置什么专业,势必造成短期内的有些领域、有些行业人才供求失衡,这就是一方面培养的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有些迫切需要人才的工作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现象的原因之一。
谢小庆:高校专业设置与需求错位,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据《时代商报》一项调查显示,“就业难”不是简单的“人多岗少”,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从沈阳地区的情况来看,1990年至2004年6月,共淘汰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沈阳市人才市场2004年6月的统计结果表明,2000年计算机专业的供需比为2:1,2004年供需比则为20:1,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季铸:大学生就业难折射出中国目前与经济制度不配套的种种问题。巨大的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教育资源不足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巨大的现实冲突,凸现目前大学在体制、结构、机制、战略和政策上的诸多问题。大学教育必须提高其能力以适应服务经济、知识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等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在新世纪,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将来自于对社会的展望,来自于赋予教育的总体使命,特别是大学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必须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将培养人力资本、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基本使命和基本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进能力价值教育和多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统一起来。
要在和谐上下功夫
记者: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尽快改变“不适销对路”的现状?
周叶中:我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就研究生教育而言,我认为:首先,必须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倾向,大力加强研究生的能力建设,将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其次,对不同类别的人才要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培养重点,不能用单一的学术标准来要求各类人才,而应该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第三,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季铸:我们应将考试教育转变为创造教育,不仅仅创造财富,还要创造就业。如果我们培养的100个学生中有两个人能够成为企业家,他们每个人雇佣100个雇员,就可以增加198个人的就业。实践表明,教育和知识本身可以创造就业。在温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创办企业,那里几乎没有失业问题。如果我们将创业文化融入教育当中,那些比温州农民受过更好教育、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本身决不会失业,他们将创办更多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中国的情况看,决不是总量结构供过于求,而是考试型的人太多,创造型的人不足。远离实际的教学模式,没有理论原创,很少关心社会实际。
谢小庆:职业能力不足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建议加强能力考察,增加能力考试。我想,中国如此之大,不必都采用一种思路,一种模式。2004年已有11个省市在高考中自主命题,2005年将增加到14个省市。我希望某些省市能尝试一些更大胆的、力度更大的考试改革。
全社会的责任
记者: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社会的进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大学则不断地变换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周叶中:大学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者。适应外部形势变化,积极寻求发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是每一所大学自身的责任。大学必须增强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认识到不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变革和发展,就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目前,有些高校的生源危机就预示了这种发展趋势。因此,大学必须从内部推动自身的发展变革,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循着自己的发展过程前进,并使之制度化。
季铸:培养能创造价值的人才,不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意味着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国际联系、国际交流日益加强。未来大学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使学生更具国际化能力,才能应付全球性挑战。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系统知识、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本是大学教育新的任务。而这样一个任务,决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谢小庆:前不久,青岛市技工学校招生暨毕业生企业招聘对接专场上技校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即将毕业的7000余名技校生已经提前被“抢光”。这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适用,有用,才有市场。我也听一些企业的老总讲,他们希望大学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而不是再到企业里去代培,还有的担心,学了本事,又跳槽了,结果鸡飞蛋打。其实,培养可塑造的人才,企业也有相应的责任。作为大学生,调整择业观念,树立市场观念也是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