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山大学一附院成功切除罕见儿童巨大腹主动脉瘤

2006-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陈起坤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在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的带领下,为一12岁患儿成功切除了巨大腹主动脉瘤。据了解,儿童患上腹主动脉瘤极为罕见,经文献检索,这是国内报道的最年轻的腹主动脉瘤病例,儿童原发性腹主动脉瘤目前世界上报道也不到10例。

据中山一院血管外

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和主治医生叶财盛副教授介绍,患儿小梅 化名 ,女性,12岁,广东恩平人。2005年11月29日到中山大学一附院就诊,经外科体查发现左中腹部隆起,脐左方可及一约10×10cm2大小的搏动性包块,并可闻及血管杂音。即被收入该院血管外科住院。经彩超和CT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动脉瘤,主要病变为巨大腹主动脉瘤,还合并有左肾动脉后支动脉瘤和右髂内动脉瘤。这在儿童中更为罕见。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后,2005年12月13日,由王深明教授亲自主刀为患者施行了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左肾动脉后支动脉瘤和右髂内动脉瘤结扎术。手术历时5个小时,顺利切除了患儿14×9cm2的巨大血管瘤。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患儿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于2005年12月30日康复出院。

据专家介绍,腹主动脉瘤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动脉瘤,90%以上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少数由感染和外伤等导致。病变呈进展性,有自发破裂倾向,瘤体一旦破裂,必将引起大量出血,患者可于5分钟之内死于失血性休克,因此有人体内“炸弹”之称。病人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常见,常伴有高血压等疾病。一般累及肾动脉平面以下到分叉部的腹主动脉,常波及到双侧骼总动脉,称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有时也可累及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上主动脉,则称为肾上型腹主动脉瘤。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腹部搏动性包块,没有任何症状,如出现腰腹部疼痛,必须注意有破裂可能。通过彩色超声检查常可明确诊断,CTA、MRA和DSA可进一步明确。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小儿腹主动脉瘤极其罕见,文献报道多为继发于感染 如结核 、动脉炎等疾病者。儿童原发性腹主动脉瘤目前世界上报道少于10例。中山一院血管外科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和主任李晓曦教授的带领下,除了继续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也开展了该病的微创腔内治疗。作为华南最大的血管外科基地,该科处理了许多疑难腹主动脉瘤病例,取得良好疗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