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第二森林”适合国情
我国是个木材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5%。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计划内木材产量已由1995年的6766.9万立方米减少到2001年的4552万立方米,降幅高达32.7%。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说,如何做到既保护好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又有效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实践经验证明,发展木材节约代用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途径。木材的节约和代用近来被称之为开发“第二森林”。
木材节约和代用是指在生产、消费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对木材及其制品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处理、回收复用与再生利用,以及采用非木质材料及其制品经济合理地替代木材及其制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木材直接利用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50%提高到现在的6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仅1980年到最近,我国累计节约和代用木材量达3.76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了740万公顷森林的砍伐。这无形的“第二森林”,相当于同期全国商品木材产量的1/4,超过我国11个省市现有森林蓄积量,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
开发“第二森林”亟待重视
由于观念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木材节约代用进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木材消费行为、消费结构还不合理,生产加工、保护处理、回收利用水平仍较低,大量的木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目前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仅约为6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以上,木材防腐比例仅占商品木材产量的1%,远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全社会木材节约和代用意识淡薄,没有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尤其是一次性木制品和过度包装浪费木材严重;木材节约和代用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完善,对浪费木材、不合理使用木材等行为缺乏约束力,时常出现砍一棵小树有人管,浪费一米木材无人问的局面;木材节约和代用激励政策和资金扶持不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
“中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林业专家周生贤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我国林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巨大反差。
虽然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7亿亩,但其中的用材林面积不足50%。何况,目前我国除了西部不适宜种树的干旱沙漠和农田及草原外,适合造林的土地面积已所剩无几,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种活的树木,成材也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我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宣传力度不能算小,替代性的竹筷也早已有之,但中国目前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多亿双,这意味着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达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因此,节约用材、寻求一些木材代用品,开发“第二森林”,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开发“第二森林”潜力无限
木材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干燥和防腐。木材经干燥、防腐,可提高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用材和费用,效益显著。国外干燥材占锯材的30%以上,美国西部达60%。我国则不到15%,木材在储运或加工利用中开裂、变形,损失甚大。
我国防腐处理木材只占原木产量的1%。未经防腐处理的马尾松枕木只能使用3―5年,而经过防腐处理后可以安全使用15年以上,延长使用寿命4―5倍。很大一部分木材还没等到利用,就在储存中腐朽、变形,使大量可用木材变废材。
我国木材资源严重不足,而又浪费极大。木材资源的浪费,绝大部分在城市产生。城市每年的装潢废木料、淘汰旧家具、使用过的木材包装等都消耗了数量巨大的木材,并被当作城市垃圾处理掉了。这不仅给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带来问题,而且政府还得花费可观的资金去处置它。如果这部分木材能够再生、循环使用,将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卫典新是来自于安徽省寿县的农民,近年来,他专门在上海奉贤南汇一带收购各家木器厂的下脚料,卖给浙江丽人木业集团设在那里的“上海万象木业公司”。于是,装潢废木料、淘汰废家具、加工剩余物、绿化枝桠材等早先的城市“木头垃圾”,现在都变成了优质的板材。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司肖兴威司长说,我国是“竹材大国”,竹类资源丰富,约占世界的1/4,居全球之首,“以竹代木”的前景十分广阔。按照我国现有竹材421万公顷计算,2010年产量有望超过3100万吨,就可置换木材2800万立方米。农作物秸秆资源更为幸富。仅棉秆、麦秸、蔗渣、亚麻属等,每年产量即可达4亿吨,利用其1%,即可代替原木1000万立方米。由于受技术和产品开发应用上的限制,我国此项资源的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挥。
雷加富认为,要想使“第二森林”的开发潜力最大发挥,今后需做好几项工作:通过研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调整木材节约代用产业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行木材保护技术,延长木制品使用期限,发展废旧木材回收复用和再生利用,引导规范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限制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品的过度木质包装行为,建立新型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进木材节约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