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晶:1969年生于安徽,1998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
主任,研究员。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及中国图书奖。著有《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金融与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开放、增长与宏观稳定。
张晓晶:通货紧缩的问题很受人关注,因为它会严重阻碍资金流向实物资产投资部门,致使投资、生产下降,资金流动性消失,同时国内需求低迷,最终造成经济增长动力枯竭,经济衰退。但是我的分析是,2006年中国经济不会陷入通货紧缩。
从国际环境来看,各大机构对于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包括贸易增长的估计都是很高的,甚至比2005年还要好,这是大环境。全球各大央行都在考虑如何防通胀,20国财长会议的一个主题就是反通货膨胀,美国和欧盟在不断加息。对中国来讲,特别是对中国央行来讲这也是一个警示。所以在央行的层面里,他们也是在防通胀。以前讲全球市场化,只是强调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包括中国)在供给面的影响,即为全球提供大量廉价的商品,因此是在“输出通缩”。但事实上,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亚洲国家,在需求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因素”在这两年就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中国经济高增长推动了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
当前的周期波动不同于10年前,“九五”时期出现的通货紧缩迹象有其特定原因。上世纪90年代的前五年是经济高涨,后五年基本上是在“软着陆”基础上的下滑并出现了通缩迹象。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外部冲击,这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IT泡沫的破灭。这些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十一五”时期有较大不同。首先,在调控方面,基本上是未雨绸缪有保有压,这从2003年出现过热进行调控,但一直到2005年,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9.5%的稳定增长就可以看出来。总的来说,“十一五”全球增长态势较好,出现亚洲金融危机以及IT泡沫破灭这样大的负面冲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十一五”期间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也较小。
记者: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超乎预期,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各类物价指数的快速回落,特别是因为产能过剩的显现,有人认为通货紧缩的苗头已出现,你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张晓晶:产能过剩是周期性现象,并不必然导致通货紧缩。产能过剩在某种程度上只构成通货紧缩的必要条件(如果从货币角度说,甚至连必要条件都不是),而不是充分条件。其次,目前出现产能过剩只是因为这些方面需求暂时被调控住了,事实上,就未来增长而言,这方面的需求还大量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在说钢铁、汽车过剩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外国投资者仍要进入钢铁、汽车行业,进行并购参股等。有人指出大量产能过剩已经使得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所谓宏观好,微观不好。但问题是,目前企业利润率的下滑没有企业宣称的那么严重。现在企业的利润不过是从暴利到微利。当然,产能过剩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记者:据你的研究,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要做?
张晓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增长质量以后,增长速度就会降下来,从而带动价格下降。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如果具体分析,增长方式转变也有推动价格向上的力量。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针对当前高资源能源消耗以及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政府准备调整资源能源价格。2006年,包括水价、电价、燃油税等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将会推动价格上涨。另一个是,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在转变增长方式当中有一条就是调整外汇储备。外管局提出要“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把储备运用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适当减少外汇储备,用于战略性投资,比如能源战略储备、进口高新科技等。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扩大需求,因此对价格是一个向上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