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家庄市构建大调解机制

2006-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耿建扩、蔺玉堂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蔺玉堂)“眼看要到春节,这事不能拖,不然没准会出什么事。”元月4日一大早,石家庄市平山县东回舍村调解委员会主任李海海就顶着风,踏着雪,心急火燎地来到村民寇某家。女青年寇某和“倒插门”的丈夫发生矛盾,寇某要男方“脱光衣服滚”,男方不堪羞辱,决意离婚。熟悉法律的李海海以

婚姻法为依据,对寇某进行了细致的说服教育,一上午苦口婆心的劝导终于使小两口重归于好。这是石家庄市构建大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市共建立民调组织1万多个,有16万名调解员活跃在广大城乡,去年一年成功地将5万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些年,石家庄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也有增多的趋势。为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这些矛盾纠纷,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定了“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发挥各职能部门综合优势,大力倡导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工作思路,在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该市建立健全了以综治办为龙头,以调委会为依托,以司法所、派出所和基层法庭为骨干的乡镇、村、组三级调解工作网络。全市277个乡镇(街道)、5040个村(居)委会全部建立了调委会,93%的村(居)调委会主任享受村级待遇。在农村、社区建立了五十户一名调解员、十户一名调解员和楼院调解员制度,实行了化解纠纷责任制。全市基层调委会组织、人员、制度、报酬、场所、经费“六落实率”达到97%。为扩展调解工作范围,市委综治办联合法院、工商、国资委等6部门,建立新兴组织民调会3490个,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民调会1400个。该市积极吸收老政法、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大辈儿参加民调组织,提高了民调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石家庄市还在全国率先实行特约民事诉讼调解员制度。全市各级法院共聘请了1万名有威望的特约民调员。他们通过参与庭前调解、受法院邀请或委托调解民事案件,共协助法院调解民事纠纷1861件。该市还在涉及土地、宅基、婚姻家庭、拆迁安置、劳动工资、合伙经济等纠纷多发领域的国土、建设、工商、劳动等6个部门,先后聘请了639名优秀调解员担任行政调解员,积极倡导用调解方式替代行政裁定,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使行政复议率和涉行政部门信访量大大下降。

大调解机制的建立收到明显成效:该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3%,民事转刑事案件下降48%,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64%,行政复议案件下降58%。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反映,掣肘缠身的“烦心事”少了,抓中心工作和促发展的劲头更足了。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首先想到的是找民调会,他们形象地说:“民调开的是中药方,吃的是保健药,既除根,又不伤和气……不收费,不管饭,团结起来向前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