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
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各地在努力完成这一任务中,扎实苦干,创造了不少好经验。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就是一例。今天本报推出“建设新农村”专栏,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好作法、好经验。
在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遵义市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场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创建活动犹如滚滚春潮,正在这片热土上涌动。截至2005年12月,全市已完成创建点1500多个,覆盖221个乡镇、850个村,有15万余农户、60万多人口受益,占全市农民人口总数的12%左右。
“四在农家”活动顺应了农民的新需求
2001年,在贵州省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时,遵义市余庆县委总结了白泥镇满溪村、龙家镇光明村等地的经验,开展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很快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个经验随后在遵义市全面铺开。
“四在农家”指:“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该项创建活动的提出顺应了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新需求。
“富在农家”,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增加收入,过上殷实生活。“学在农家”,就是培育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农民,引导农民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提高素质,增长智慧。“乐在农家”,就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管理和村组自治水平,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做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主人。“美在农家”,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讲文明树新风,引导农民追求心灵美和环境美,建设殷实、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四在农家”活动使农村旧貌换新颜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4年多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富、学、乐、美落实到“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基础设施建设上。七个一是: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找到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户户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好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一部家用电话;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种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五通三改三建”基础设施是: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
通过“五通三改三建”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制订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努力做到室内室外物放有序,整洁卫生,从而改变了农村面貌,提高了农村文明水平,用农民的双手和智慧使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改变了面貌。
遵义市市委书记傅传耀说:“何为小康?我们搞了16个指标,‘四在农家’基本涵盖了这些指标,而且好记好理解好操作,跟农民一说就明,一干就成。”
“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山顶打哆嗦,遍地都是干沙地,井水不够一家喝。”人们曾经如此这般描述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贫困的景象。
曾经的景象如今已被赞美的诗句所代替:“山顶松柏杉,田里稻麦瓜,山腰经果林,园内猪鸡鸭。”短短几年时间,在村党支部和技术能人的带领下,往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全县闻名的富饶之土。
“四在农家”活动转变了农民的旧观念
在余庆县凉风村,村民们新建的家多是当地民居风格的二层小楼,白墙、青瓦,清新、雅致。室内宽敞明亮,各种家电俱全。凭窗远眺,屋外满目苍翠。这正是遵义市“四在农家”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4年开始,余庆县按照“统一标准、农户自建、政府奖励、验收兑现”的原则,进行示范点建设。迫切想改变生活面貌的农户有了政府的号召和支持,积极性空前高涨,示范点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县近4000户农民参与了“高规格示范点建设”,共建农村沼气池4000口,并配套进行了改厨、改厕、改圈,走出一条“沼气经济化,经济特色化,特色产业化”的路子。
“从此煮饭不烧柴,炊烟远去飘香来”。清洁的沼气带来方便的同时,还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余庆县在“四在农家”建设中,因地制宜,利用农村林地建设小亭园,让农民就近感受“公园”的气息。同时将“五通三改三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发展猪(牛、羊、兔)―沼―果(粮、菜、茶、鱼)等能源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貌,独具农家气息的“农家生态公园”新村,生态、节约、循环的效益日益显现。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不仅改变了苟江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转变了群众多年来的落后观念。在天明村的农家寨子里,60多岁的老党员刘兴国、张德会夫妇正在打扫通往自家门前串寨路上的卫生。“‘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前,这里全是泥地,十天半月我们都懒得打扫一回,现在打上了水泥路,稍有点垃圾就觉难看,不扫干净就感觉不舒服。”两位老人谈起居住的环境,显得无比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