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电视娱乐节目庸俗化的困境

2006-0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邵培仁 潘祥辉 我有话说

电视娱乐传播的流行已成为世界性的风潮,与此同时,过度的娱乐化也遮蔽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渐成规模,但也渐渐走进了“娱乐至上”的怪圈:对“快感”

的追求替代了对“美感”的追求。娱乐节目文化内涵的缺乏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娱乐传播陷入困境。

未老先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症候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第四阶段即“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观众面前,而且成了明星。如今电视娱乐节目就其形态而言,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样式。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模仿到创新,已走过了数十个年头。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但另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又因其面孔的雷同、创意的缺乏以及品位的低俗而日益遭人诟病。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呈落潮之势,很难再无限风光了。这表现在娱乐节目的电视收视率开始下降,节目总量开始减少,娱乐节目占所有电视节目的份额从2000年的5.4%下降到2002年的4.5%,一些老牌电视娱乐节目也难以为继。2000年9月30日,湖北电视台的《今夜情缘》宣告结束;此前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广州卫视的《屏中缘》已悄然“退出江湖”;2003年9月,开风气之先的中国内地版的“爱情速配”节目《玫瑰之约》也宣布停播整改。荧屏上撤出了一支又一支的“迎亲队伍”,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对娱乐节目质量表示不满。可以说,短短十余年,电视娱乐节目已表现出“未老先衰”的症候。

“愚乐”至上:缺乏人文内涵的电视传播

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源自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乏。在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的是它的感观刺激功能和游戏功能。文化被“娱乐化”了,而“娱乐”又被“商业化”了。有专家说:“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这一论断可以说戳破了娱乐泡?的美丽光环,让人看到了电视娱乐的软肋与流弊所在。

低俗的传播品位。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娱乐传播“繁华”的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

“弱智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高下决定其传播效果的好坏。纵观电视娱乐传播的内容,“弱智”、“幼稚”、“空洞”、“无聊”甚至“恶心”彰显殆尽。“一套莫名其妙的问题,二个颠三倒四的主持,几个七拼八凑的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娱乐”几成“愚乐”,“益智”实为“抑智”。无需思考的“思考”,无需品味的“品味”,充分暴露出了娱乐节目的肤浅、媚俗与平庸。实际上,“以丑为美”,拿嘉宾的隐私开涮,一度成为娱乐节目的“亮点”。有的娱乐节目竟以金钱为诱饵,鼓励节目参与者吃虫子。

缺乏创新的传播模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也是导致娱乐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1998年湖南电视台《玫瑰之约》一炮走红,各电视台群起而效之。《玫瑰之约》不仅催生了一个个“玫瑰家庭”,更催生了一大批东施效颦的克隆者。除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外,还有海南电视台的《男女当婚》、陕西电视台的《好男好女》、重庆电视台的《缘分天空》、福建有线电视台的《真情相约》、上海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武汉有线电视台的《相思树下》、辽宁电视台的《一见倾心》、河北电视台的《心心广场》、河南电视台的《谁让你心动》、北京有线台的《浪漫久久》等等。而《快乐大本营》面世后,除了在观众中,也在同行中刮起了一股“快乐旋风”。1999年1月2日,北京有线电视台《欢乐总动员》在一片“欢乐”气氛中亮相。江苏卫视推出《非常周末》,福建东南台推出《开心一百》,各大媒体竞相抢滩这个刚刚开发出来的“娱乐市场”。这些节目不但名称大同小异,连节目内容,环节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节目现状,使得观众的收视心理在这样“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达到了饱和,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寻找出路:打造中国电视“绿色娱乐”

尽管当下很多电视娱乐节目不令人满意,但电视娱乐节目的释放功能、宣泄功能,减压功能是其他无法代替的。当下人们对娱乐节目的既骂且爱的矛盾心理,恰恰说明一方面我们不能缺少娱乐,另一方面目前的娱乐节目的确还不尽人意。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如何走出困境,又将何去何从呢?健康积极,趣味盎然又没有视觉污染的“绿色娱乐”或许正是其出路所在。

首先,坚守“品质、品位与品格”,提高娱乐传播的文化内涵。电视娱乐节目要致力于提升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应该看到,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凤凰卫视的《娱乐串串SHOW》,就把娱乐和人文内涵结合得很好。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则将知识与娱乐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家庭梦想”、“场外求助”等形式,将“知识就是财富”、“竞争与合作”、“亲情与爱心”等正面理念贯注到节目中,虽然仍难掩商业化色彩,但毕竟为娱乐节目提升文化品格开辟了一条新路。

其次,以人为本,走平民主义路线,加强娱乐节目的互动传播。和任何大众传播一样,电视娱乐传播要赢得观众,必须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受众本位与传播者本位不同,传播者主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来确定传播的目的、步骤以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并以受众的实际状况作为评价传播得失的标准。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关系中,受众是传播者服务的对象。纵观一些成功的娱乐节目,“平民化”与“生活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策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非常6+1》、《星光大道》等节目走的就是平民主义路线,打造了众多“草根英雄”和“民间偶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积极参与。

再次,不断创新,实施立体化、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缺乏创新,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的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立体化”、“本土化”是节目创新的比较可行的传播策略。所谓“立体化传播”也即“跨媒体传播”。电视娱乐节目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借助电视媒介本身外,还应该联合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并积极利用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实际上,今天已鲜有不借助其他媒介进行传播的电视娱乐节目了。如由北京维汉文化传播公司发起,四川电视台,湖南经视等全国20多家广播电视单位参与制作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走入香格里拉》,推出之时就联合了全国150家强势纸质媒体和120家知名网站。借助于电视、报纸和网络形成了多媒体、大规模的立体传播,观众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分享信息。

娱乐节目要发展,也应致力于实现“本土化”传播。我国的娱乐节目是从模仿境外节目开始的,很多节目现在还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那种不顾中国国情和老百姓的接受心理,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做法只会将娱乐节目带入死胡同。中国电视娱乐必须面对竞争,多多挖掘中国的传统资源和民间资源,加快娱乐节目的本土化进程。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只有立足于中国文化,充分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致力于推出适合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有可能赢得更多受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