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几位作家推出新的长篇小说,如铁凝的《笨花》、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莫言的《生死疲劳》,成为文学的亮点。我还注意到有四五家出版社同时推出年度文学年选,都能成为
我以为中国当代小说这些年来始终处在高原的状态之中。所谓高原状态,是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相当高,却缺乏凌空突起的山峰。当我们回望2005年时,这种高原的印象似乎更为强烈。我们见到了很多熟悉的作家,他们仍然出手不凡,你可以说他们又有了新的进步,但他们并没有立起一座让我们仰止的高山。我们也见到了不少新的作家,他们的文字显得那么成熟,他们的感觉又是那么新鲜,尽管你能挑剔地说在他们的叙述里能发现一些大师名家的影子,你却不能不承认稚嫩与他们远不搭界;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成为横空出世的天才傲立苍穹。高原状态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学素质处在较高的水准,但文学高原的海拔高度只是通过历史的对比才显现出来的,而处在高原中的当代读者并不会在历史对比中进行阅读,因此他们更在意高原景象带来的单调和平庸。平庸就成了我们批评当代文学的一个常用词。当然如果仅仅是有些平庸也许还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眼下的平庸毕竟是一种高水平的平庸。问题是如果我们的作家没有足够的实力,恐怕会连这样的平庸都保持不下去,会被高原的环境拖垮。种种文学迹象也显示出作家们在高原状态下有些筋疲力尽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作家的重复,不仅在重复古人、重复洋人,也在重复自己。重复自己在一些有所成就有所影响的作家身上表现得尤为严重。我们从他们当下的写作中往往能找到他们多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影子。重复是维持高原现状的最便捷的方式,因为今天的文学海拔正是前人的成就反复垒积起来的,你从已有的成果里搬用一点资源,就能保持一定的水平。但重复又是最懒惰的方式,它不可能使你垒起自己的高山。
重复的反义词就是创新。我相信每一个作家并不是不想创新,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学缺氧,文学缺氧了,还有什么精力去创新呢?初次到青藏高原的人多半都有高原反应,这是因为高原空气相对稀薄,那些高原反应严重的人不得不从氧气袋内吸几口新鲜的氧气。今天的作家显露出疲乏的神态,大概也是因为他们的文学缺氧了吧。当我们的文学游走在高原上时,我们的思想却应该设法潜入到底层,到底层去呼吸最新鲜的氧气。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个开创性的世纪,前辈作家从无到有,为我们耸立起新文学的巍巍高峰。21世纪则需要我们的作家在高原上来一次新的造山运动,这实在是一场充满诱惑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