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寻找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2006-0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有个老太太听说北京“国营医院”又回来了,就到处打听在哪儿?时至今日,“国营”两个字在大多数就医者看来仍是那么可亲可爱可信。

得了病能看得起病

对全国近万名公众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人愿意去平价医院看病。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平价医院等于国营医院,就是自己的医院。

但是,老百姓仍然在寻找“国营”两个字。其实,他们寻找的只是“国营”两个字中所含的合理成分,比如可亲可爱可信……并不是寻找全部免费、全部报销的医院,他们寻找的仅仅是不靠药费和检查费赚钱,能为百姓着想的医院。

最近,北京市开了家“平价医院”,名字叫上地医院。持有北京市民政局低保、失业、五保户等困难人群证件的,该院免收普通号挂号费和诊疗费,药价对所有患者5%优惠。

据有关媒介透露,上地医院所有医生的收入绝对不和处方挂钩。医院的一切收入都上缴海淀区政府,然后政府再行拨款。换句话说,上地医院力争成为一个“不靠卖药赚钱”的医院。在老百姓看来,国家养着的医院就是国营医院,国家养着的医院就不会昧着良心收黑心钱。

有关专家认为,老百姓的想法朴素、简单,却包含着大道理,未来的医疗,就应该具有这种性质:医院是国家的,为人民服务是医院唯一的宗旨,得了病就应该能看得起病。

不能没有的层次

收入颇丰,到医院看病花钱不在乎,花百八十万搞搞保健,这是一个层次。小病花小钱,大病咬咬牙也能花得起大钱,又是一个层次。小病花小钱都咬牙,大病要了命也花不起大钱……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少人还生活在这个层次上。

“听说国营医院又回来了”就到处寻找的老太太就很可能属于花不起大钱这个层次。他们寻找的,其实是不花大钱也能看病的医院。

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于是,许许多多人在寻找不用花大钱也能看病的医院。

有关专家认为,最起码,平价这个层次不能没有。没有了是要出问题的。

北京的上地医院就是这个层次的医院。

据说,在上地医院生孩子,千元左右就够了,比外面的医院少很多。但是,上地医院还不是医保医院,来这里看病的人有农民工、个体户、公司职员、民办高校学生、公立高校学生,也有附近的村民。

有个人头晕,在上地医院仅仅花了百十元就看了。另有不愿透露姓名者到大医院看头晕,光检查就花了一千多元。

“不是太贵就是太差,听说上地医院的医生比较体谅患者,这种医院可太难找了。”有个患者说。

真正的公立医院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卫生部之所以推行建立平价医院,是因为现在的公立医院失位了,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职能。“严格来说,平价医院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公立医院”。

然而,“一分钱一分货”考验着平价医院。

“药太便宜了,心里也确实七上八下没个底!”患者们说。

“平价医院医生护士那么年轻,还真让人担着点心。怕他们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更多的人则比较看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去平价医院看小病,去大医院看大病更保险。

据了解,上地的医生护士待遇不高,而且是全员聘用制,不解决户口也不转档案。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所以药可以卖便宜些。

资料显示,连西方发达国家亦如此: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比私立医院医生少很多,而且,年轻医生的比例更高。

让人舒心的是,卫生部要求平价医院不低质。更让人舒心的事是: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提出,各地建立一批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用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治需要。

这种思维已经在引导着我国的医疗事业。惠民医院、平价医院、打工医院……在全国已经出现了一批。

上上下下对这种模式充满期待。平价医院寄托着老百姓的厚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