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夏天,在推广国产激光照排系统的过程中,王选与同事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系统不可靠,软件尚未完成,还不能实际使用;再加上过去有过很多夸大的报
在当时其他报纸都不报道、也不转载的情况下,《光明日报》能够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可想而知。“在准备那篇报道的过程中,我和几位同事与《光明日报》的同志一起熬夜,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通宵,第一次体会到报社编辑的辛苦,也促使我后来积极推进报社采编流程的电脑管理。”事后,在回忆当年这件事情时,王选极为动情。“在以后的年月中,我一直以这篇报道作为动力,心里想,千万不要辜负这篇报道,要用市场上的实际效果证明1979年7月的科研成果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20世纪80年代中期,《光明日报》以“告别铅与火迈向光与电”的标题报道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进展。
1995年,本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告别纸和笔”的历史性改革。当时配备的刚好是王选等人新近完成的方正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第二代产品。试用、磨合和完善新采编系统的共同目标再次拉近了王选与光明日报的距离。事后,在《光明日报与激光照排》一文中,王选深有感触:“《光明日报》编辑与我们配合默契,提出了很多功能方面的改进意见,促使系统加快成熟,我们也深感光明日报领导推进报社电脑化的决心、远见卓识和身体力行,从总编直到每个编辑都成为电脑的熟练使用者,有的还成为电脑迷。我经常想,我国报业技术近10年的飞速发展是与报社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新技术和国产系统的热心支持分不开的。”
也许是顾念早些年的“惺惺相惜”之情,王选偏爱投稿给光明日报。在作者栏键入“王选”两字,运行本报的采编检索系统(北大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5.0版),结果显示:不包括记者的采访报道,从1996年4月1日到2005年11月17日,他共在光明日报署名发表了23篇文章。
最近一次编辑他的文章,是在2005年的11月中旬。时值电子计算机诞生60周年,他用心写了一篇长达6000余字的纪念文章,委托秘书专门投给光明日报,并再三叮嘱,文章尽量少改动,若有改动,一定要通过秘书让他知道。我们觉得很特别。以往编发他的文章时,他从来没有这样细致地过问或要求过什么。据秘书透露,王选当时病得很重,这篇文章是他在病榻中艰难写就,而且是关于国内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这样重视,不容许出一点儿差错。
得知他生病的消息,记者、编辑们都很难过,那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不亚于亲情的担心与惦念。大家所能做的,只是用心编发好这篇文章而已。按照报社领导的特别指示,2005年11月17日,这篇题为《从计算机领域重大发明看创新人才成长――纪念电子计算机诞生六十周年》的文章在本报专栏《自主创新民族之魂》中刊发。在这篇近7000字的力作结尾,王选充满感情地写道:“有时选择人比选择项目更为重要,因为有了人会创造出事先想不到的重大方向。我国中长期规划中把人才建设和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很正确的。”文章在读者群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王选也从病中捎话过来,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与感谢。对于我们来说,这可算得上是最大的嘉许与鼓励了。
记得去年中秋节时,王选应邀为本报的专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秋节是花好月圆、秋高气爽、阖家欢聚的好日子。60多年前,中国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中秋无法团聚,这在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生动的表现,使人至今不能忘记。今天的中国政通人和、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在中秋佳节之际,祝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祝中、青年利用大好时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祝少年儿童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快乐成长,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殷切期望,读后令人备受鼓舞和感染。那时,我们就想,今年的中秋文字写得这样好,明年他还会写些什么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想到,当初那个小小的期待竟然变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他的智慧、才气、音容和笑貌随着早逝的年华远行了,留下的是一生的执著追求和辉煌成就,还有那些散发着人格魅力的具有生命力的激光照排文字……这些足以为后人怀念和瞻仰矣!
斯人已逝,情缘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