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未来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这对我们今后的改革发展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能否实现这个战略,从改革的视角,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变量
有专家强调,改革新阶段面临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取得新的突破。1、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经验,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在起主导作用。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理论,来指导下一步的改革。2、我国改革要有阶段性视角,不能简单地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成就去论证今天改革的正当性。因此,还必须在新阶段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改革。3、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革,即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要推进这场改革,首先要推进理念的改革。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是“物本位”的价值观、发展观、世界观的产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大关系的恶化。中国必须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有学者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是新时期改革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改革共识的基础。改革仍然处在攻坚阶段,要下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改革在某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前进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专家们还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是下一步改革的主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改革当中要注重社会公平。因此,下一步要考虑让先富起来的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包括城市,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帮助落后地区,在这方面形成一个机制。有专家认为,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要顺着以人为本、公共服务这条线,在这个思路上提升。要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一五”时期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以此来有效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十一五”时期应努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对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十分重要。“十五”期间,我国实现了城乡税制的统一,是个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末期,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真正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作用。要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推进政府转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科学公共服务分工体制,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来推进政府改革和事业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