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已近尾声,中国冰雪军团也到了该做总结的时候。回首十几天激烈的拼搏征战,背后是十几年趴冰卧雪的磨砺,收获不仅仅见于金牌榜的位次。
主流的说法强调精神收获,以花样滑冰决赛张丹/张昊的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中国人盯准了王曼丽和杨扬,但世界上滑得好的不只她们两人,30多岁仍在赛场上拼搏的也不只她们两人。中国代表团大约有七八个冲金点,成功率却不算高。冬奥会赛场上,有多少块金牌就有多少块银牌,不独中国人收获银牌后觉得遗憾,众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滋味对每一位银牌得主来说,遗憾之情是相同的。再说,但凡能到都灵赛场上实现自我的选手,不论水平高低,名次先后,哪个没历经过千辛万苦的训练?所谓“七台河的故事”绝非中国冰雪运动才有。
34岁的俄罗斯老将祖洛娃为人之母,年事已高,进取心不减,直至完成500米滑程后,半晌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夺冠,足见全无杂念,论成就,论精神,都可以给王曼丽当“姐”了。按照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人们应当向祖洛娃致敬。中国要培养出下一个“王曼丽”,那将是未来的收获,而世界涌现出下一个“祖洛娃”和“王曼丽”,却使奥林匹克运动青春永驻。
懂得和学会向对手致敬,且不以彼此之间名次优劣为准,是进步的标志,也是最有价值的收获。冬奥会以来,传媒上先是充满了对张丹/张昊的赞誉,随后又有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加于年仅20岁的王?。其实,这正反映出中国冬季项目乃至整个体育界对体育精神和成绩收获的渴求。需知,渴求的往往是短缺的。
精神与成绩的收获既不是总成正比,也不是可以简单互补。满足于名次的一时占先,忽略了其中的偶然因素,是不符合竞技大赛客观规律的。同样,精神境界的高低也不可以一时一事的表现而论定。都灵冬奥会上值得人们尊敬和让奥林匹克运动得以自豪的人和事多着呢!中国选手的差距应当从更多方面和更高层次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