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农村生产大队走到省级领导岗位的干部,亲身经历过中国农村的几十年变迁。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视角―― |
记者:去年底,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以您对农村的感情,想必非常振奋吧?
丁凤英:确实振奋人心,这是多年来一直揪我心的问题。我们想做的,党中央都体察到了,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
记者:现在农村吃饭不愁了,但是文化生活还不丰富。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有很大投入,比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丁凤英:“村村通”很得人心,农民不出村就可知天下事。但现在农民要求高了,农村文化生活还显得滞后。我记得一首农民自编的打油诗:“清早起洗漱完,穿你的衣吃你的饭,背上锄头种你的田,盼着日头落西山。天一黑门一闩,睡你的觉打你的鼾,城里的文明你莫想,生活只剩油和盐。”形象地反映了农民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
记者:这就是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还有个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
丁凤英:这五个方面抓住了农村的主要问题,缺一不可。农民现在的确不愁吃了,但还有许多问题,比如上学贵、看病难,还有县乡财政太困难,搞文化设施没有钱。建设新农村是长期的任务,听说国家财政今后几年要向农村加大投入,只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农村就会越来越好。
记者:为什么要把农村问题作为一件特别的大事来抓呢?
丁凤英: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是高瞻远瞩,有着里程碑意义。我理解一来我国农村人口最多,农民不富裕就不能在全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社会和谐就谈不上国家的和谐社会;二来农民受教育问题不解决,全民的素质也提不高;三是农民作为需求最大的群体,他们的购买力上去了,可以大大拉动国民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