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正确的荣辱观是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2006-03-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倪迅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两会上,走到我们中间来,对代表委员的发言仔细听,认真记,还作了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在两会驻地,记者听到很多代表委员
这样说。

知荣辱方能创和谐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荣辱倒错势必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代表委员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保证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中国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情操的国家。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胡总书记讲的“八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指出的“八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顺民意、得人心”,正是“八荣八耻”的显著特点。每一“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因此,我们要创造和谐的新生活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代表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八荣八耻”说出了当前社会的普遍性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在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价值观受到挑战,是与非存在模糊认识的今天,旗帜鲜明地告诫中国公民“荣”与“耻”的基本评价标准,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实现“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纠倒错方能塑美德

现在为什么要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许多代表委员说,这几年有些模糊认识,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包括部分青少年中出现荣辱倒错的现象,对此,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讲利益,讲道德怎么竞争?”这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代表委员们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荣辱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与其相联系的价值导向。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讲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任何追求个人特权和私利、沽名钓誉的为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最高的道德要求,为祖国为人民尽义务才能够享有最高的荣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要提倡这样荣辱观。

“现在是发财致富的年代,谁还讲艰苦奋斗?”这是另一个认知误区。代表委员们说,岂有不经过艰苦拼搏、奋斗竞争,就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获得成功的?大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永远不可丢。

纠正荣辱倒错的现象,是为了塑造人的美德。青少年的荣辱观如何,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格外重要。上海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邓伟志委员说,如果把孩子成长所需的外在因素看作一种物质钙质,他们成长所需的更为关键的内在因素可称为一种精神钙质。这种精神钙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全新的道德观,为他们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在精神环境。

民进中央副秘书长徐德骁委员说,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应当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地进行养成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打下正确荣辱观的基础。二要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开展荣辱观教育的首要前提。要从师范教育和师资建设两个方面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养成教育水平。

扬正气方能利千秋

何为“耻”?何为“荣”?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观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和约束每个人的言行,是全社会的事。

胡总书记在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明确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在代表委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的代表委员说,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板块的建设任务,在理论、舆论、文艺、出版等许多方面有许多事要做。但是,社会风气搞不好,群众是最不满意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方造了文化广场,盖了图书大楼,评了一批又一批先进文明集体,但因社会风气未转变,群众仍然不满意的原因所在。因此,记者在代表委员中频繁听到这样的说法――“抓社会风气,抓到了点子上”。一句话的评价朴素而令人难忘。

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把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落实到基层。青岛港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十几年来,非常重视风气建设。他们对企业发展的认知是:决策失误,全盘皆输;风气不正,一事无成。十几年来,他们在企业内部倡导“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企业精神,集团内部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好风气。

干部的荣辱观,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趋势,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干部虽然在口头上对“荣”与“耻”说得冠冕堂皇,但在行动上却相去千里万里。深圳富源集团董事长缪寿良委员说,治国必须治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要和关键的环节,在于加强各级干部的“官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只有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官德规范体系,才能使官员言行有规范、荣辱有界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