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科技大军中,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她们行进在战略导弹方阵中,把五彩缤纷的人生舞台搭建在戈壁高原,被称为“离战场最近的女人”。她们就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的8名女军官,人称
“女子突击队”
青藏高原。晨曦中,一场现代“导弹战”即将上演。
导弹阵地上,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的7名女军官早已进入各自“战位”――她们是上校工程师袁陶萍、中校工程师张红、少校工程师郑芳、少校工程师葛爱东、上尉助理工程师张丽、中尉助理工程师王红霞、中尉技术员刘晨。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大厅里,试验队上尉助理工程师徐自玲已端坐在微机前,随时准备接收“前沿”数据。
导弹发射保障,只是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个科研群体没有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导弹阵地就是她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她们是“离战场最近的女人”。每次试验,都是对她们毅力、耐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就拿这次高原发射保障任务来说,她们要提前架设6个15米高的天线,个个都是百斤重。每个天线4根拉线、4根地桩,专得找硬地夯。发射场海拔几千米,头疼得要裂开,抡几下锤就上气不接下气。为了争时间,大家干脆背上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抡锤。前沿指挥所与发射阵地距离较远,通常需要有线连接。张红和郑芳抬着50公斤重的3捆电缆线,头天一大早就开始挖沟铺线。高原的天,反复无常,说变就变:早上顶雨出门,中午又遇强风,飞沙走石刚过,一场大雪突至。一天“四季”,其苦难言。上高原、穿戈壁、战严寒、抗缺氧,这群女科研人员,每年有一半时间工作在阵地上,两年转战上万公里,数次参加全军、第二炮兵组织的导弹发射保障任务,多次现场排除技术故障,被称为屡战屡胜的“女子突击队”。2005年底,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党委为她们记集体三等功。
“科研娘子军”
科研试验中心试验队8名女军官驾驭的是我军较为先进的导弹靶场保障装备。由计算机、红外、雷达、卫星、遥测、机要等20多个要素搭建起的战场网络平台,追踪长剑,传递星讯,把战场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指挥中心,推进武器发展,影响战略决策。
特殊的使命逼出特别的素质。试验队2004年组建之初,从通信部队转隶过来的这群女将,望着眼前的迷彩车、精密的仪表盘,慌了!8个人中有6人学的是有线通信,和靶场保障装备不沾边。
离执行任务还有36天,两米多高的学习资料和图纸摆上办公桌,一场超强度的岗位练兵开始了。数天后,专家对她们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们的理论与实装操作达到全优,平均每人掌握3门专业。第一次执行导弹发射保障任务,光在路上就度过整整16个昼夜。这16个昼夜,这些女军人筑网络平台,牵九天星讯,用过硬的素质和无比的忠诚,托起柄柄长剑,扬起大国军威。
“半个参谋长”
试验队女军官的任务,不仅仅是导弹靶场保障,还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平时保发射,战时助决策。
那年冬天,西北高原北风呼啸,黄土漫天。恶劣的天候,对于试验队的女将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恩赐。早晨7点钟,西北高原一片漆黑,她们卷起帐篷,登车出发。这一次,她们要对数十种信息化通信装备进行高寒、高尘试验。这次寒区试验,整整进行3个月。信息化装备器材在哪里出现故障,“实验室”就建在哪里。能够经受住恶劣环境摔打的,通知上级,装备部队;需要进行改进的,联系厂家,尽快完善。从高原回来,她们又紧随配发部队的信息化通信装备,深入导弹部队训练场,现场指导部队安装使用,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导弹发射的弹道、精度等准确原始数据,都是她们定向、定量测控提供的。人们说,这几员女将,人人顶得上“半个参谋长”。
当科研战线上的战友们高举奖牌、奖状,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二炮装备研究院试验队女军官们只能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当“无名英雄”。每次导弹刺向天穹的那壮观的一刻,她们为之欢呼与自豪!一切遗憾,都在利剑出鞘的轰然巨响中烟消云散……(摄影:张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