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权威声音 增强信心

2006-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杨谷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3月31电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逐步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天上午,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来到人民网,与全国网友作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这次主题为“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网上座谈会是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的,这也是“回顾‘十五’

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网上系列谈的第4场活动。本报光明网与新华网、央视国际网、中青网联合进行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转播。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是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卫生部办公厅主任姚晓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熊先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负责人张伟、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卫平。

广大网友对这次活动的举办非常欢迎。在座谈会期间,网友的问题还在源源不断地提交,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近12万人,2万多人在线收看视频报道,直播和论坛的页面浏览量达3500万,网友留言和跟帖提问达2800多条。经过归纳整理,嘉宾们就网友共同关心的问题做了回答。

针对网友关于医疗资源配制过度集中的问题,李卫平认为:“20多年来城市医院和县医院的财政补助占支出的比重两者基本是一样的,事实上,是在缺乏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新项目、新设备可以采用新的价格政策,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并形成了‘马太效应’。就集中资源的能力而言,专科化大医院要远比社区医疗机构和农村卫生机构的能力强。”

针对网友“一年能批准一万多种‘新药’、如何制止‘新药’改头换面卖高价”的问题,张伟表示:“2005年我局批准了药品注册申请事项11086件,包括批准临床实验和上市生产,其中批准新药1113个、改变剂型的品种1198个、仿制药品8075个。目前我国有药品生产企业4000多家,所谓1万多种药品申请,平摊到这些生产企业当中是可以理解的。”

姚晓曦向网友介绍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她说:“到2008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5年的时间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一共要拿出200多亿元。另一方面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推动社区首诊制度试点。”

熊先军从医疗保险角度谈了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出的问题,他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当前正在重点解决两类人群的问题:一类是困难企业和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将其纳入医疗保险,另一类是进城务工人员,正在探索相应的医疗保障办法和措施。”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对利用网上座谈会的形式与广大群众交流表示肯定。他说,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通过权威部门、专家学者与网友直接交流,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解决措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理解和信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