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农村基层党建

2006-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长安 我有话说

桅杆村有13个社,502个农户,农业人口1684人,建有6个党小组,45名共产党员。村党支部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党建,实现了党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互动共振、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以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党建活动的主题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党支部紧密结合

“与党同心,与群众贴心,建设新农村”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干部的全部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上来。

结合耕地治理项目,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投身到各项工程项目之中。光是党员带领群众参加义务劳动就扎地埂、田埂共32条,2200米;清淘渠系6000余米长;淘淤泥1400余立方米;淘堰塘3处,淤泥4000余方,使蓄水量翻了一番;建社道公路2.3公里,安路沿石2.3公里;整治路面4.5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能蓄水200余方;改良牵牛山柚12000余株;新栽柠檬55亩;新栽植花椒树、核桃树13000余株;还新建电力提灌站两处。

把党支部建设成新农村建设的“龙头”

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要求,桅杆村狠抓以党支部班子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003年在全县率先实行村组改革、精简村干部队伍后,支部书记由乡干部担任。村支部在班子建设上一抓以新农村建设的壮丽远景鼓励班子,以新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引导班子,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锤炼班子,使班子中每个成员胸怀小康社会建设蓝图,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自觉当好领头雁;二抓民主评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党风廉政建设,村党支部与班子成员和各党小组签定责任书,形成了“多管齐下”的目标保障体系。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促使村党支部获得建设新农村与提高自己的两大成果。把过去的穷村变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现了“村有水泥路,家有沼气池,户有卫生井,少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病有所医”的八有目标。

桅杆村党支部还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阵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农业新技术,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全体党员干部都分别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近几年,全村培养出了党员致富带头人25人,还有3名致富能人通过支部培养入了党。

因村制宜选准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在新农村建设中,桅杆村坚持“因市制宜,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突出抓好“户办”工程。在制定全村小康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按照全村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家庭增收致富计划。或从庭园经济发展上努力,或从养殖业上展劲,或朝经商上奋斗,或从种植业上做文章,或从劳务输出上下功夫。

近年来,全村全面推行了水稻、玉米、棉花制种,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各种名优水果,邀请省柑研所的专家和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到村指导,使一部分的牵牛山柚改良为柠檬,同时种植名优果树3万余株。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了外三元杂交商品肉猪基地,全村建成了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40户,饲养优质种猪10头以上的大户20户。全村年平均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建成了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亩。大力发展劳务型经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年输出农村劳动力700余人外出打工,年创劳务收入600万元。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户,全村有个体工商户56户。如今桅杆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由于村干部积极主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清晰,增收致富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支部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