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0岁的李连成开始担任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西辛庄只是刚刚解决了温饱,村民孩子上学和看病用钱都捉襟见肘。今日,西辛庄村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固定资产达2.4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的富裕村、文明村。李连成本人也已成为名闻遐迩的“村官”,大型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和央视电视剧《当家人》就是以他为原型改编的。
李连成是个“能人”。1983年,国家开发建设中原油田,濮阳市随之宣告成立。李连成瞄准蔬菜生产的契机,在当地率先建起3座蔬菜大棚。7年劳作,他净赚17万。1990年,一座470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在西辛庄村拔地而起,李连成成了全村首富。而当时,村里的绝大多数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脱贫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西辛庄村人开始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李连成。
村里的党员代表找到他:自己富了,能不能带领全村一起富?李连成毫不犹豫地说:“一人富哪算富?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1991年8月,经民主推选,李连成开始担任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支书绝不为个人谋私利,要做就做百姓认可的廉洁官。上任第一天,李连成就把军令状立到了村委会墙壁上:“我要是喝村里的一盅酒,就割我的舌头;要是乱花村里的一分钱,就剁我的手指头!”脱贫致富之路如何走?思前想后,李连成决定先从自己熟悉的蔬菜生产入手。他先把自己的两个大棚无偿转让给村里的几家贫困户,并向村民们公开承诺:谁想种大棚蔬菜,他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资金上给予扶持。西辛庄很快掀起了种菜热潮,两年后,全村蔬菜大棚发展到40多个,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在带领群众脱贫的道路上,李连成跨出了第一步。
1994年,濮阳市蔬菜大棚遍地开花,村民的种菜收益也随之降低。李连成开始转变思路:要想再发展,还得办企业。可习惯于和土地打交道的村民对办企业有顾虑,认为风险太大。李连成只好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最终,12户村民狠下了心,和李连成一起集资21万元。同年,西辛庄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再生纸厂诞生了。当年,每股分红12.7万元;两年时间,纸厂固定资产即达100万元,利润突破200万元。13户富了还不算共同富。看着群众渴求的目光,他决定把价值100多万元的再生纸厂作价68万元转卖给全村群众,以使家家有股,户户分红。真是石破天惊!其他12名股东被激怒了。思想工作一连做了7天,方案始得通过。绝不能靠着一个企业奔小康!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李连成不辞劳苦,北上天津、辽宁,南下上海、江苏参观考察,并相继办起了工业用尼厂、牛仔布厂等一系列新兴企业。
改革者的脚步未有停息,在李连成的不懈努力下,西辛庄村如今已建成股份制企业9家。包括3家台商企业在内的6家企业也在这里落户。早在2000年,全村每户就住进了205平方米的农民公寓,村里设计新颖的敬老院、办公楼、教学楼、文化室也一应俱全。谈及干事的激情和动力,不止一次,李连成这样阐释自己:“人干啥往往都有瘾,我李连成就是有‘发展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