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教进社区:播撒健康生活的种子

2006-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树立和培养中,科普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02年以来,由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卫生部等10个部委联合开展的“科教进社区”活动,通过科普大学、科普长廊、科普示范基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种子,撒遍神州的角

落。2006年4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工作者齐聚唐山,总结“科教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的得失,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唐山:科普大学改变生活

“是社区科普大学改变了我的生活!”在采访中,河北省唐山市供电楼社区居民胡彩珠由衷地感叹。胡彩珠说:“我原来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在社区科普大学学习以后才知道是自己的生活习惯有问题。在专家的建议下,我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饮食、规律生活、科学用药。现在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现在,胡大妈还参加了科普大学的其他班,生活健康而充实。

科普大学改变的不只是胡彩珠们的生活。在唐山,科普大学已经成了居民们的“生活顾问”,科学健身、法律常识、老年保健、慢性病防治、家庭理财……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带着问题来,揣着答案回。‘家门口的大学’真不错!”在采访中,人们对科普大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唐山市科协主席郭志霞介绍说:“借鉴正规教育办学模式,唐山市社区科普大学制定了‘八有’标准,即做到有组织、有章程、有教师、有教材、有教室、有教学计划、有专业设置、有课程安排。”社区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组建校务委员会,每个月至少上3次课,每次课不少于两小时。郭志霞说:“实践证明,社区科普大学为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也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查结果表明,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科普培训(含科普学校、科普大学等)共19.2万次,参与者累计为2907万人次,平均每个社区373人次。对上海、武汉和昆明部分城市社区居民调查表明,至少半数以上的公众是能够接受专家“传播”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翟立原主任说:“这无疑有助于他们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

北京市朝阳区:科普也要精心策划

在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朝来农民新村的节能环保活动室里,前来参与活动的居民摆弄着手里的仪器,仔细研究那些生活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居民王大妈发现自己带来的纯净水不太干净,因为电解容器显示水中离子偏多。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王大妈才明白纯净水也要保鲜,一次性购买大量桶装水,既不能保证水质,也浪费了水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席李春霞介绍说,朝阳区来广营朝来农民新村的居民都是随着城市化而搬迁上楼的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变需要他们改变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节能环保活动室建立在农民身边,就是要将节约、环保的科学理念送到他们的身边,促进其科学、节约、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形成,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

在全面论证和精心的策划下,2005年,朝阳区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科教进社区”的主要内容,节水、节电、废物利用等具体内容的选择既满足了居民的个人需要,也兼顾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郭春霞说:“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让居民们认识到这一点,科普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在朝阳区的居民社区中,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已初步形成,建设节约型社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正在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两个月前,中国科普研究所对31个省、区、市“科教进社区”活动的领导与管理、科普设施建设与经费保障、科普队伍建设、“科教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与其效益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相关数据统计。

调查表明,2002―2005年间,全国举办城区(县)以上大型“科教进社区”活动6.7万次,参与者累计达1.6亿人次;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专家科普讲座17.4万次,参与者累计达3010万次,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科普培训共19.2万次,参与者累计为2907万人次。与此同时,社区科普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至2005年,全国共有社区科普专、兼职管理人员23.2万名,社区科普志愿者94.9万名。

调查中也发现,从全国来看,社区科普工作发展很不平衡。近八成的社区,从上一级财政得不到科普经费的支持;七成多的社区,还没有综合科普活动室或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说:“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科技进社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目前,一些地方对‘科教进社区’活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发掘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方面差距较大,街道、社区的基层科普组织、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科教进社区’活动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进入“十一五”新时期,“科教进社区”活动也面临着新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徐善衍介绍说,今后一段时期,“科教进社区”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将“科教进社区”活动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安排,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二,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丰富“科教进社区”活动内容,促进居民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创新“科教进社区”活动的机制和方式,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最后,要加强科普队伍和资源建设,提高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建立社区科普长效机制。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也许李春霞的话可以代表基层科普工作者的心声:“科普工作是一项全面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可以大包大揽的。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希望‘科教进社区’这种多部门协作的形式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