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信用启示录

2006-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春燕 我有话说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信用研究中心邢植朝教授新近出版的专著《中国信用概论》,是目前国内较为详尽论述中国信用建设和信用现实的理论专著,以详尽的信用史料,结合当下信用现实,有理有据、鞭辟入里地再一次阐明了这一命题,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信用建设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没有信用,就没有健康的

市场。随着市场缺失的扩大化,信用危机,假冒伪劣,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投机分子的暴利,为道德沦落,信用缺失提供了社会基础。然而制度的制定有一个过程,它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逐步完善,制度的不完备致使一些人利用制度缺陷,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偷税漏税,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中国经济转型期,信用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一个保守的数字,即以年6000亿元计,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以上。对此作者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信用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完备以及信息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信用概论》从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出发,以信用文化、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行业等多个方面的立体架构,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先生的忠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长远看,缺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诚信或者说是信用,以及建立信用体系和机制。作者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独特的中国信用框架,使该书视角独特、自成体系。那生动的信用范例,是该书最为突出地特点之一,从作者对中国信用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书从信用建设的历史娓娓道来,明确区分“诚信”与“信用”的不同。中国信用,要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去指导和推动、构建一切信用法规、信用制度、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使中国信用,既能维护好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又能走向世界,与国际信用接轨,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文章首先从中国信用概况、中国信用文化构成、中国政府信用、中国企业信用、中国个人信用等几方面,结合中国实际,从古今国内外追本溯源,借鉴比较,有客观的阐述,有独到的理论见解,有理有据,史料丰富。其次,从建立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管理、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中国信用行业的形成、“泛珠三角”信用等方面阐述了信用理论的实践与具体操作,不但增加了该书的厚重感,同时更体现该书的应用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