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怀揣美好理想和赤诚之心的人
2003年,以汪卫华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该群体的所有成员,包括学术带头人在内,都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当年,他们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到德国、日本与美国等国家留学深造,学成后陆续回到中科院物理所,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磨合,逐渐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群体七名成员中,既有研究人员,也有工程师;有人专攻材料结构,有人专攻凝聚态物理,还有人研究极端条件;其中三人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一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这些怀揣美好理想和赤诚之心的人,为了“攀登科学高峰”和“报效祖国”的目标和信仰走到了一起。他们在学术与科研中各有千秋,因优势互补而相得益彰,表现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和很高的科研水准。
丰硕的成果令团队获得国际同行的关注
要说最令群体感到满意的科研成果,恐怕还要属“金属塑料的合成”和“发现高强度铜锆基材料的加工硬化特性”。
金属非晶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力学性能,但通常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温度(350℃~600℃)和较低的玻璃形成能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创新研究群体与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铈基金属非晶材料―――金属塑料,它具有金属和聚合物塑料的优点,玻璃转变温度(60℃~120℃)大大低于普通金属材料,但却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很宽的过冷液相区和很强的玻璃形成能力,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达到厘米尺寸的大块非晶体系之一。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05年5月27日的《物理评论快报》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杂志评审专家认为该工作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原创性发现,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群体还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的科学家几乎同步各自独立地发现了Cu-Zr二元块状非晶合金形成体系。他们发现的合金成分位于Cu-Zr二元相图的金属化合物成分点附近,对传统的非晶形成理论和现有的经验形成准则提出了挑战!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2005年5月英文版的《中国物理快报》上,目前已被引用超过20次。
在与德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中,他们发现,CuZrAl三元块状金属玻璃的断裂强度达2265兆帕,具有一般材料不具备的“加工硬化”效应和良好的延展性―――这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出“加工硬化”效应的塑性非晶合金材料。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成员们的不懈努力和密切配合下,群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90篇,被SCI收录80篇,他人引用超过750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6次,申请了14项中国发明专利;“新型铈基非晶结构材料―――金属塑料”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集体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重要贡献奖,一人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斐然成绩背后的理性思考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创新研究群体能够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自然有其值得思考和总结的地方。
1.甘受寂寞的探索者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需要高度集中的精力和心无旁骛的思考,汪卫华等人正是抱定了“板凳须坐十年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和科学精神,甘受孤寂,不怕挫折,勇于探索,乐于奉献。为了毕生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畏艰辛走出国门,又在“羽翼丰满”后回国报效;为了使手头的研究工作不因设备的匮乏而滞后,他们硬是依托本单位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公司研制出既有特色又经济实用的实验设备,甚至还将它们推广到国外;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不被过多的社会活动和人情关系所干扰,群体学术带头人及主要成员总是有选择地参加一些重要学术会议和活动。2.做与别人不一样的工作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小组涉足亚稳材料,以汪卫华为首的群体无疑是其中最具活力和潜质的一支。谈到群体的科研特色,汪卫华认为:一是成员的专业结构和研究领域全面、互补性强,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系统整合,不像国外同行那样单一;二是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锁定了一个不同的角度,例如国外主要研究结构材料,而群体则致力于中国特有的稀土材料;三是拥有高质量的实验样品,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开展,使他们能够有条件做一些极端条件下(例如微重力)的材料实验。
3.“润物细无声”的帮助
从1997年底回国,到2003年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汪卫华和他的同伴们面对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风云变幻”,潜心研究,执着耕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靳达申、高瑞平和车成卫几位专家及时给予他们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建立自己的学术风格”、“在与国际高手的合作中‘借力打力’”……这些语重心长的提示仿佛“润物细无声”的时节好雨,使汪卫华更加明确今后团队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目前,群体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德国材料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展望即将开展的科研项目,汪卫华等人充满了信心。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争取用10到15年时间,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有一、两个属于自己的理论观点;培养的后备人才崭露头角,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学术探索和国际合作,使中国的亚稳材料研究更快地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群体成员正在与外国专家探讨学术问题。中科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