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舞台上的另一种力量

2006-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毅 凡清 我有话说

由《中国社会科学》和《江海学刊》共同发起的“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自2001年悄然登上中国学术舞台,已走过了五年历程。五年来,以《中国社会科学》为常设主持,先后由《江海学刊》、《中

州学刊》、《广东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承办的五届论坛,以其对当前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连续探讨,对期刊学术使命的高度自觉和对自身建设的深刻反思,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凝聚力,吸引着全国20多家省社科院、省社联系统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掌门人为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出谋划策、指点江山。他们的声音正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体规范之争:一个技术性问题背后的两种管理理念

五年前,期刊论坛开坛伊始,围绕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代表与以高校学报为代表的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在文体规范及其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以及学术期刊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便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关于文体规范应多样化还是齐一化,应以人为取向还是以计算机为取向的争论,打破了人文社科期刊的多年沉寂。大家对学术管理部门对人文社科期刊在文体规范上的齐一化要求的合理性,进而对期刊管理中的量化管理方式的合理性提出质疑。量化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切均以数字为评价标准,一切均以利于数字的计算、统计为取向。量化管理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推向极端则可能误将手段当作目的。从深层次看,极端的量化管理理念所推崇的是片面的、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人文社科期刊的文体特点,它在文体规范上推行的齐一化要求虽然方便了管理者,却牺牲了作者、编者、读者的审美需求,消解了期刊的个性特色并导致千刊一面的后果。经过热烈的讨论,论坛取得第一个共识:人文社科研究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文体规范,它应当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管理理念,以适合表达、方便阅读,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化特点,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价值取向。正是以这次论坛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启动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体规范研究的重点课题。经过课题组两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和学界的大力支持,一部《人文社会科学文体规范》初稿拿上了第三届期刊论坛的讨论会。如今五年过去了,这部寄托了众多学者和办刊人期望的《规范》即将问世。如果说,第一届论坛关于学术期刊文体规范的争论,引发了研制、编纂一部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特点的文体规范的初衷;那么,之后几届论坛关于优化学风、规范建设、期刊发展等问题的讨论,则进一步深化了办刊人对文体规范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文体规范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它作为学术规范的技术支撑,是良好的学术风气、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保证。文体规范之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建设性成果将对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建设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期刊的功能定位:学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

初次亮相的首届论坛虽然对学术期刊自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尚缺乏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论坛设立本身表明学术期刊已经开始认识到构建一个期刊交流、整合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开始思考自身的定位、责任、使命这样一些不仅事关学术期刊自身建设,更关乎整个学术事业繁荣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是各届论坛探讨得最多、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客观上必然具有评价、引导功能;无论对匡正学术风气,或提升研究水准,其作用都不可或缺。第三届论坛召开之际,正值学界对学风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之时。面对学术研究中的浮躁之风、学术泡沫现象,面对要求学术期刊严格把关的强烈呼声,论坛重申了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义务,会后一些期刊相继建立、完善编辑制度,采取各种措施抵制不良学风,收到较为明显的实际效果。不仅如此,在第二届、第三届论坛关于学术期刊功能定位问题的连续、深入讨论中,论坛取得了第二个共识:一流的学术期刊及高品位的学术专栏之所以能够突破狭隘的功能定位的局限,引领某一或某些领域学术发展的方向,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学术判断力和学术凝聚力,并且归根到底取决于办刊人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刊物所依托的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尽管目前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整体水平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但这无疑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一些期刊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版面设计上出现的新气象正是这种努力的体现。正是在论坛的促进和推动下,深入学术研究的前沿,主动参与学术活动,已不仅成为学术期刊办刊人的共识,而且成为他们办刊的实践目标。我们认为,从学术活动的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这一变化标志着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对于学术活动中自身主体地位和功能定位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肩负的学术使命和学术责任的高度自觉。

编辑队伍建设:职业化、非职业化及发展趋势

学术期刊编辑在体制上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目前国内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大多实行的是职业化的编辑体制。针对近年来因不良学风对期刊的影响而引发的对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化体制的质疑,编辑队伍建设问题相继成为第四、五两届论坛的主题或议题。学术期刊的主体地位与角色功能是通过编辑的建设性工作体现的,刊物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下及风格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的专业背景、学术眼光、职业道德乃至个性特征。在办刊实践中,两种编辑体制均利弊并存。职业化有利于编辑学术视野的开阔,有利于刊物形成自己的风格、办出自己的特色,其不足在于编辑知识面的有限;而非职业化则因办刊人的专业学识而有利于刊物学术质量的保证,但专业的局限也使办刊人难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不利于刊物风格的形成。通过对两种体制各自利弊的理性分析和各刊办刊经验的深刻反思,论坛取得了第三个共识:学术界不良风气的根源不在于职业化的编辑体制,而在于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评价标准存在问题。在当今时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态势下,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实现两种编辑体制的优势互补,既是目前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也符合编辑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的角色,应具备特定的职业素养。《中国社会科学》已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样一份学术刊物在不同的办刊人手中,面貌可以有很大不同。大凡在学术界有影响、口碑好的刊物,其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编辑群体,以及由一代代这样的编辑群体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和渗透在这一传统中的学术精神。因此,我们认为,一流学术期刊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培养、使用、吸引那些将“办刊、为人、治学”三者统一的学术编辑,尤其应重视刊物传统和学术精神的成就,并以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保障。

回首论坛短短五年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当初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多少关注的期刊论坛连同聚集在它周围的一批优秀的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如今已然成为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经过学术风雨的锤炼将更加成熟,在学术舞台上的作用也将更大、更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