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核心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我国仍有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农村人均收入1/2的贫困县1000余个,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科学地选择能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乡村资源环境优势的产业,促进农
一、旅游业是彰显我国贫困地区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的主要手段。全国各级贫困县绝大部分是中西部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与此同时,这些贫困地区有不少又是我国的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据统计,全国有5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7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7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在这些地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0%、18%、34%和32%。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落后,发展农业的资源环境条件极不充分,仅靠农业很难摆脱贫困;而从旅游业的角度看,贫困地区的风蚀水蚀地貌景观、茫茫雪原林海、崇山峻岭、溪流沟壑、异象丛生的喀斯特地貌、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都是魅力十足的旅游资源。因此,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变资源劣势为优势,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二、旅游业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许多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实践表明:旅游业是贫困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迅猛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有效手段。首先,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而且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其次,旅游业能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一个景区的成功开发,就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贫困地区农民摆脱对土地与农业的依赖。再次,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就地消化贫困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作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贫困地区农民的培训就业提供了有效渠道;旅游行业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带动相关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大幅度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使其迅速脱贫致富。
三、旅游业是优化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方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对其社会文化环境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首先,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农村的封闭状态,培育农民的科学进步意识。旅游业催生贫困地区农村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使其迅速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使广大农民逐渐养成商品意识与市场意识;旅游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农民与他人交流、社会接触、外界交往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贫困地区农村的封闭状态,培育农民的开放意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地为吸引旅游者,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然环境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随着旅游业在农村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农民要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或者在旅游行业就业,就需要学习旅游产业知识、旅游服务接待技能、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从而为贫困地区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创造了契机。再次,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贫困地区乡村的主流文化,既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生活,又可以消除贫困地区农村的陈规陋习。最后,旅游业的发展使农民专心于旅游业经营与服务接待活动、民间艺术表演等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业,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赌博行为蔓延的机会,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旅游业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为学术界关注,而且贫困地区居民对此也深有体会。笔者曾就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影响问题在三峡库区问卷调查2200多人后发现:约90%的受访者认为旅游产业促进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三峡库区的知名度,增加了三峡库区居民的就业机会;85%的人认为旅游业有助于增加三峡库区居民的个人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旅游地学习外来文化,促进当地人思想观念进步;80%的人认为旅游业有助于三峡库区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促进三峡库区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发展,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政府与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当地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解决好农民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村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群体,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