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秀美风光正向山西走来

2006-04-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荣 特约记者 李建斌 我有话说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三千万三晋儿女盼的望的是在实现能源建设新跨越的同时,重现秀美山川。令人欣慰的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想人民之想,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人说山西好风光》歌中描绘

的“秀美风光”,正一步步向全省人民走来!

天一天天蓝了

现场报道:4月16日,由于受西北沙尘暴的影响,山西出现大面积扬沙天气。但当记者来到太原市迎泽大桥时,离大桥5公里开外的东西两山还清晰可见。近几年,太原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以去年为例,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245天,整整比2000年多了200天。

历史回顾:记者上世纪70年代就来太原工作,那时,太原城区不仅看不见东西两山,而且有三个地方去不得:河西化工区去不得,空气中硫严重超标,呛得人得捂鼻子;西山工矿区去不得,尘土四处飞扬,人路过时要眯眼睛;太钢去不得,飘荡的粉尘让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80年代初,太原开始治理大气污染,但到90年代中期,太原的大气质量仍很糟糕,有一年竟居全世界特大城市大气质量倒数第一位。

进入新世纪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蓝天工程”:关停了2465个小企业,取缔了178个重污染企业,使大气粉尘污染物一下减少30%;推倒了1000多座锅炉房,拔掉了1000多根大烟囱,使市区内无燃煤区达6平方公里;更新了8300辆低档次“面的”,强制报废了9000多辆尾气超标的车辆,使汽车的排污量得到有效控制。

全省展望:今年,省政府将“蓝天工程”扩展为全省的重点工程。根据工程规划,到2008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的烟尘控制覆盖率、工业企业环保指标全面达标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设施及污染严重设施的关停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和焦炉剩余煤气综合利用率均要达到100%。

河一天天清了

现场报道:黄河水从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启程,经过100多公里的涵洞后从宁武县头马营流入汾河,沿汾河考察引来的黄河水,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多数河段河水清亮,看不到污染物。目前太原市66%的人饮用黄河水,颜色虽有点黄,但水质绝对符合国家饮用标准。

历史回顾:1996年山西决定为太原引黄河水时,记者曾随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沿引黄线路采访。在黄河水拟经的81公里汾河河道两旁,一个个小焦炉、小铁厂正肆无忌惮地向河里排放着污水。那时的汾河,甭说河水,连河中的石头都是黑的。199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人力物力根治汾河。各地政府关闭了500多家排污企业,沿河县市建立了30多家污水处理厂。

全省展望: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为使其他河流也像汾河一样容光焕发,近日,省政府又在制定“碧水计划”。按照碧水计划,今后五年,包括汾河在内的全省26条主要河流将进行彻底治理,措施有:保护重点水源,使其不受任何污染;关停沿河及其支流的重污染企业,轻污染企业污水不达排放标准不排放;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减少城镇污染物;沿河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措施得力具体,受到全省人民的称赞。

山一天天绿了

现场报道:坐车从太原北行120公里,我国著名的古战场雁门关便屹立在记者的面前。拾级登上雁门关城楼,一片片绿色便扑面而来。和记者一同来的一位林业工作者告诉记者,山上一丛一丛墨绿色的是松柏树,山腰山下一大片一大片淡绿色的是白杨树、灌木林和苜蓿草。现在草木开始发芽,等到了夏天,这里50公里方圆到处是绿色的海洋,那个美呀,让人来了就不想回!

历史回顾:五年前,雁门关还是个“刮风飞砂走石,下雨洪水肆虐”的不毛之地。周围近百万农民,家家种着几十亩薄地,虽粮食够吃,但手头非常紧张。2001年,山西投资五亿元启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工程,区内的数百万农民在省政府的帮助下退耕还草,发展畜牧,绿化荒山,改变生态,使关内外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植树两亿三千多万株,绿化荒山八百多万亩;退耕还草一千多万亩,圈养奶牛肉牛七百多万头;建各类养殖示范园区380个,养殖户达五万多户;上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2个,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千万吨。

全省展望:总结雁门关的绿化经验,省委省政府近日决定在全省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工程、村镇绿化工程、厂矿区绿化工程、环城绿化工程、城市绿化工程。决心到2010年时,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8%和35%,到2015年时,分别达到23%和3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