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倡导全民读书

2006-04-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俭 我有话说

第1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委共同发出倡议书,倡议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在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这项倡议有着

不小的意义。

说起大众读书,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据有关单位组织的第三次国民阅读图书调查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5年来持续走低,2003年只有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国民常年一页书也不读(见去年12月29日中华读书报)。

读书冷,源于思维与认识上有误区。其一,知识够用不必读。一些人自认为“文凭已到手,知识已够用,不必再读那么多书”。其二,信息渠道多不用读。现如今,相当一些人认为,如今的媒体很发达,信息传播渠道很多,读不读书无所谓。于是他们以看电视代替读书,以听广播代替读书,以上网代替读书。其三,终日繁忙不能读。相当一些人把读书与工作对立起来,“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无心、无暇读书。其四,心浮气躁不去读。心静方能读好书,可如今,有那么一些人显得很不踏实,心浮气躁,从不肯静下心来读一读书。笔者接触两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六年来,竟然连一本书都未读过。让人好不遗憾。其五,创不了利、来不了钱不愿读。一些人用“现得利”想法看待读书,认为读书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创不了利、来不了钱,读书无用。

从事现代化建设,人们确实很忙,要大家都抱着“大部头”的书去啃,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知识获取的方式确实很多,并非只此读书一条渠道。但就知识、信息包容的系统、全面而言,迄今为止,哪一种载体都难以与书本相比拟。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书而激扬文字、而写作诗文;多少名流学士留下“凿壁偷光”、“开卷有益”的读书经典!人的知识自何而来?父母传给我们一些,但很少;老师教给我们一些,但有限;大量的、取之不尽的、学之不完的,还是在各种各样的书本里。以新近推出的5亿字的中华文化大典而言,全国数千学者、作者参与,被誉为“文化长城”,其中涵盖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厚重内容,知识含量是任何载体都无法做到的。

从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情势来看,知识“一朝拥有,终身受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有专家测算,大学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天,他们四年所学知识50%多已经老化。在此形势之下,谁都不敢放言“知识已够用,不必再读书”。因此,加大知识存量、加快知识增量是人们的必然选择;全天候学习、全一生学习、全过程学习是人们的必由之路,这也正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向其他媒体求知的同时,全民兴起读书热,这将大大增强全民的知识层次。要知道,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就提高一大步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