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天里的思念

2006-04-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王庆环 王瑟 刘茜 我有话说

春暖花开之时,孟二冬老师走了。

“中文系沉静之风,治学者纯粹之骨。斯人已逝,风骨永存。”

“记得1999年春夏季节的一教二楼,魏晋文章,唐人诗篇,先生读之铿锵有力,风度洒脱俊朗。忆来令人断肠!”

“不想十八日的见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哭着送您,但您一定会在天堂像师母说的那样,

继续教学。”

获悉孟老师的离去,他的同事、学生、网友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孟老师无尽的思念。

回忆,历历在目――“他说,找到后就送给我。他就是这么心细,说到做到。”

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大家自发在孟二冬教授曾经授过课的艺术楼音乐厅布置了悼念大厅,举办各种形式的悼念仪式。

4月23日,石河子大学举办了沉痛悼念孟二冬教授座谈会,中文系与孟二冬教授相识的教师和孟二冬教授曾经教过的学生参加了座谈会。回忆起孟二冬教授上课的细节,仿佛是昨日,历历在目。

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老师回忆说,孟老师讲课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第一堂课就将整个唐诗的概貌、线索全面而精当地指出来,这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说,孟二冬教授是一个甘于淡泊、严谨治学的老师,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老师,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老师。他常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已成为石河子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为学之德、为师之德、为人之德、为志之德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鞭策着石河子大学的师生。

郑亮,新疆石河子大学的老师,得知孟老师去世的消息,他和同事第一时间来到北京。

再次来到孟二冬老师的家中,看到的却是孟老师的遗像。孟老师的夫人耿琴老师递给他一本《全汉赋》,这也是孟老师对他的承诺。

“2月15日来京看望孟老师。那时,他恢复得很好,看起来也很乐观。他送了我很多书,有一本《全汉赋》当时没找到,他说,找到后就送给我。他就是这么心细,说到做到。”

“之前,他还鼓励我报考他的博士生。没想到,这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思念,让人心痛――“这样一位视学问如生命,又将育人之心和对学生的关爱释放于世间的人,而今却再也感受不到我们对他的敬仰了。”

在他长期执教的北京大学,学生们更是无比悲痛。

“虽然从未听过孟老师的课,但他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事迹,他那清正刚毅、治学勤勉的精神,尤其是他坚忍质朴、热爱生活的态度早已深深感动了自己。”中文系的曹莉同学说,“病痛往往带给人们黑暗和沮丧,但在孟老师的心底却充满了阳光。即使在与死神渐近的日子里,身边的人依然能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正如他的主治医师所说,虽然一直以来,是我们在为他治病,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境界,却时刻都在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即使是在病中,孟老师心中牵挂的仍然是自己的学生,仍然是那三尺讲台,仍然是自己未尽的事业,这些都是令人为之动容的。”

北大外国语学院的刘一璇同学感叹道,一直很钦佩孟二冬教授的毅力和坚持,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光鲜的工作和高收入的职业,他却以一个大学者的宁静和豁达,潜心学术研究,十年如一日,写成了一部关于中国科举制的宏篇巨著,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财富。

精神,激人奋进――“先生执着之追求及静远之境界予吾辈以方向。”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说,“孟二冬同志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代表,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师德建设的具体化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作为教师应该以孟老师为榜样,认真体会他‘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扎扎实实做学问,就是在平静平凡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对于一些诱惑能够保持平静如水的心态。师魂是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无私奉献在教师中内化成一种‘魂’,并将这种职业精神传播、弘扬到职业之外的人群中,成为激励普遍人群的一种影响力,成为创新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教师最应该具备这种影响力。”

北大附中副校长张思明说,孟老师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现在,学术圈的气氛比较浮躁,大家都追求一些有名有利的事情。孟老师是真正的在为社会、为学生做事情,是不图名利的,这种精神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学习。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师、校团委辅导员林浩说,老师学生都要从孟二冬老师事迹中学习这种爱国的精神和情操。学习后,还要把这精神为自己所用,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网友们同样纷纷畅言,表达对孟老师崇高精神的钦佩。

“余今岁保研北大中文,惜乎不得与先生相见矣!然先生崇高之人格与朴实之学问于吾心有戚戚焉。学生虽孥笨,东施效颦,敢不勉力哉!!!”

“教授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些学子学习,因为有这种精神才有思想上的动力,才有为社会努力的志向。”

“伊人有德、有才、有绩,学子心中的偶像,教师应学的榜样。我们都要向他学习,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他使我感动,使我感到温暖。我们也许缺少的并不是抱怨,而是这种平凡的坚守。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得坚守点什么,坚守自己的生活、坚守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而正是这一个个的坚守,会汇集成强大的力量,支撑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也许,从此的每一个春天,人们会不断想起他,一个师者的形象:为人师表,品德高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