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产量肥当家”的传统耕作观念亟需转变。(资料照片)
4月18日,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受到高度重视。而我国农村的一种污染正引起专家关注,农田过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减少氮肥的使用量不仅不会使水稻减量,而且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对控制农业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无疑是个好消息。这一结论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千百年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古训。
这个结论的依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在中国4省18村开展了三年的一个研究项目――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实验证明一个事实:每公顷减少36%的氮肥使用量,产量不仅不会减少,还略有增加。
旧耕作观念面临“拐点”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林秀至今还记得山东寿光一位农民的话:“我施肥都施晕了,不知道施多少次了,反正别人施我就施。”
另一些农民的回答更让人吃惊:“因为进城务工,没时间像以往那样精耕细作,只能靠大量施肥来补偿。”
更让他们不愿看到的是:即使施了农家肥的农民,施用化肥量一点也没有减少。因为他们惟恐施肥不足影响收成。
一份数据表明,从1980年起,我国化肥供应量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耕地面积还不到全世界总量的10%,但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施用强度居全球第四位。
多年来,“高投入高产出”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高产出必须多施肥。这种观念从育种、耕作、农技推广等环节都能反映出来。
对农民来说,许多人知道用农药会污染环境,却很少有人知道化肥也会污染环境。因为所有的化肥上并未标明统一的用量和施用时间,而土壤的肥力也千差万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杨林章通过调查发现,太湖流域的农民,每人平均只有四分地。传统观念让他们认为,只要施大量的化肥就能增加产量。农民种地似乎更看重产出价值。至于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一是没人知道,二是与他们相距太远,认为那是国家的事。
参与实验农民人数出现向上“拐点”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瑞法从三年前就开始主持这个项目――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他通过让农民参与式的工作方法,找到了减少氮肥使用量不仅不减产还略有增产的途径。
“我国农民普遍使用的施肥方法,即在种植前期施地肥,也叫基肥,认为庄稼在发芽前和发芽后一定最需要肥力的支持。而在水稻种植中还普遍存在一种耕种技术――晒田:让长出的水稻失去一定的养分,增加主穗的生长速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营养过剩的表现,说明前期施用的肥过量了。”胡瑞法博士介绍说。他们现在使用的方法则是在水稻最需要生长的中后期,开始施肥。
为此,他们先后在4个省的18个村开展新型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他们先深入到水稻种植户中,说明这种技术的好处,请农民自愿报名参加,随后通过规定模式、结合实际修改后的施肥方法、只培训不参加耕种和完全按过去传统方式进行耕种四种方式进行实验。
三年中,他们常年对农民进行技术传授,让农民在效果面前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我们发现,每年有9%的农民自愿加入到这种耕种方式中来。”胡瑞法介绍说。
2003年在湖南省宁乡县新桥村进行实验时,因为是从报名的农民中随机抽出人员进行指导,一位农民没有被抽到,就自己进行实验,效果不行。第二年当他被科技人员选中参加实验后,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年底一算账,减少了氮肥的使用量,不仅使生产成本降低了,产量还有了一定的提高。
湖北省孝感地区一位水稻种植大户也深深感受到这项技术的好处。他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应用这项技术,收获时尝到了甜头:同样的田,同样的水稻品种,产量却比旁边一户每亩增加50公斤的产量,让村里人眼红了好一阵。
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彭少兵介绍说,在日本,目前每公顷水稻施用的氮肥量只有75公斤,而在我国却高达几百公斤,一些地区甚至达到500公斤。如果一公顷水稻田氮肥使用量下降50公斤,全国农民在氮肥购买上一年就少花55亿元,收益会达到135亿元。
施肥与环境认识上的“拐点”
对农民来说,多少年来从没想到肥料会污染环境。但事实是,氮肥对环境的污染正引起全世界的重视,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政策,限制氮肥的使用量。
丹麦就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关系,专门出台了氮肥配额制,根据五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别限定了氮肥的施量标准。对超量使用者进行罚款。
我国农业部在今年制定的为农民办的15件实事中,第一件就是为一亿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说明我国也认识到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专家说:氮肥施用过量,有三种危害。一是削弱庄稼的生产能力。庄稼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施氮肥过量,庄稼易倒伏、发生病虫害、危害食品安全。二是加剧了环境污染。施用氮肥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而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三是资源浪费。如果把浪费的化肥节省下来,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仅在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约一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此外,我国化肥生产线年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一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
最让人担心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分布区域最大,而水稻生产中氮肥的使用量最大。水稻田本身就是一片湿地,与相邻的江河湖泊密切联系,大量氮肥的使用,使得氮素直接流入我国的江河湖泊,对我国环境的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新技术推广期待“拐点”
胡瑞法研究员通过三年的项目实施,深刻地认识到,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如果仅靠科技人员的推广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生产中氮肥使用问题的解决可能不得不依靠国家强制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出现了新情况。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从过去的辉煌到后来的削弱再到如今一些地方的自谋生路,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化肥、农药的经销紧密挂钩,使得技术推广人员无法避开商业利益的驱使,真正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改变过去“多施肥多收成”的老观念,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很少在栽培技术研究上有大的投入,农业技术研究目标盯在了育种上,使得栽培等一些应用技术研究日渐萎缩。许多农民得不到技术培训,仅靠种子变换、增加施肥量等手段增产。而对氮肥使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很少有人考虑。
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的实验证明,减少氮肥使用量不仅不会造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反而带来诸如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特别是农民的环境意识等一系列的好处,这不能不说是多赢的结局,也是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最大的挑战。
链接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可以说这八字宪法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这里面“土”被列在第一位,可见土地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2005年的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我国目前所面对的土地问题、耕地问题非常严峻,过去的二十年是我国人为活动对土壤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所以有必要具体研究和了解这二十年巨大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庄稼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不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才能够真正实现。即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由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并供给农民,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科学施用。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再按具体方案施用。
■我国耕地一年2季―3季耕作,同一块土地上每年栽种几次不同的农作物。而西方发达国家人少地多,他们为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减少农药、化肥施用,把单产限在一定水平,或采用土地休闲等办法。但这些我国都做不到,我们一定要维持高产,这样才能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维持高产就必须高强度利用土地,增加施用农用化学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土壤质量、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