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基层人才奇缺的现状,各地都在积极开展从大学中选调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工作。为了鼓励学子下农村,很多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有的地方规定,将优先从下农
而大学毕业生因为近年在城市就业的困难,也把下农村基层视为一大出路。于是,报名参加“选调”考试,自然也就成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据某大学统计,今年报名参加选调考试的本校应届毕业生,超过了全校毕业生总数的10%,是前三年的5倍。
大学毕业生肯到农村基层去工作,把新知识、新观念、新思路送到农村基层,当然是大好事,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被动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是引领农民摆脱贫穷,走向小康和繁荣。因此,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下农村基层,与过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绝不可同日而语。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爱农村、爱农民。没有这样的爱心,就可能会把下农村视为过渡的跳板,即使想创造政绩致富一方,也难免急功近利,损害农民的长远利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设新农村,还必须知农村、知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能是新农村里的新农民;不管大学毕业生有多少新知识、新观念、新思路,都要经过广大农民的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财富。因此,虽然农村目前相对落后,农民从总体上说相对缺少知识,但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农民、启发农民,决不能命令农民、埋怨农民。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广阔的农村将需要和容纳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适应这种必然,让大学毕业生真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我们的大学,即使不是农学院,也不妨给学生开一点有关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课程,或者组织有志于下农村基层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农村去调查研究,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能得一点泥土的气息。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更有准备地走向农村基层,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农村基层是个广阔的天地,有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在那里确实可以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也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毕业生要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把新农村建设好,应该首先培养热爱农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