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篇
“超越王选,走向世界。”这是我国现代印刷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驱――王选的临终箴言。这位越过了座座高峰、被誉为“当代毕?”的大师的话,就像一面明澈的镜子,折射出一位将一生献给祖国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又像一
“当代毕?”显奇功
当自主创新成为主旋律响遍全国的时候,倾听王选的故事,如同接受一笔无价瑰宝。
20世纪70年代,知识爆炸的震荡隆隆而至,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古老的汉字面临一场时空的断裂。在发达国家出版业带着光与电融入信息化大潮的同时,1000多年前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还在中华大地上继续沿用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又放缓了步伐,成百上千的科技著作压在出版社等待排版、付印,出版业成了阻碍中国科技进步的瓶颈!有不少人断言,中国的方块字没有拼音字母简单,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包袱。
中国的出版业必须信息化,这是传承铭刻着汉字基因的中华文明的需要,这是科学的春天的殷切呼唤。采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占了只有26个字母的便宜,早早地甩掉了铅字,谁来解决信息时代汉字印刷的难题?
祖国的开放大门刚刚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一批洋厂商,日本人带来了第二代的机械式照排机,欧洲人和美国人带来了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然而,因为解决不了汉字印刷问题,先进的洋设备碰到汉字后就开始水土不服。
北京大学的年轻助教王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以久病之躯投入工作,提出直接采用第四代的激光照排技术。
他不唯上,也不唯权威。他迸发出勇于创新的雄心壮志,毅然决定用数字存储方式,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第二代机械式照排机和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直接研制国外尚未开发成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当时的王选虽然还是印刷界的新兵,但一直在跟踪国外照排技术的新进展,对技术潮流自有一番见解。为了研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他查阅了100多篇国外科技文献,有许多杂志他常常是第一个借阅者。那时候,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资料不全,王选就挤公共汽车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外文资料。“那里的资料较全、较新。我每周去三四次,一次半天。由于没有经费来源,车费不能报销,我只好尽量节约。从北大到情报所车费是二角五分,但少坐一站就可以省五分钱,我就提前一站下车,步行走到情报所。复印资料也很谨慎,字数不多的就手抄,好节省复印费。”王选这样回忆。
汉字字形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是王选的一大发明,也是第四代激光汉字照排技术的核心。这种方法需要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王选没有条件,只能在压缩汉字字形信息上下功夫。没想到,这么一逼,倒让他的数学功底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效。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直到10年以后,因为激光打印机普及的需要才开始出现对类似技术的需求。王选从中总结出一条经验:最前沿的需求刺激是创新的源泉。
王选发明的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压缩、高速还原和输出方法等世界领先技术,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核心并在全国迅速推广。到1994年,所有的省级以上报纸都卖掉了铅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一成就,成为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回忆时感慨地说:“纵横千年,当代王选与古代毕?,将同样被世界公认与铭记。”
因为有了王选的发明,在那个科学的春天里,百花争艳,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年轻的神采。他因此而被誉为“当代毕?”。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一个成功发明了激光汉字照排系统,赋予了汉字新的生命的科学家,在社会上有了很高的名望,完全可以从此享受生活。但王选不是这样。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依然保持在14个小时以上,不但继续做科研探索,还亲自指导他的团队攻克新的科技高峰。
王选说:“我一直有一种负债心理,觉得还未形成产业,国家投资尚未收回,这种负债心理促使我们不断进取。”他的一生都在创新。创新,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航向。在他的率领下,中国报业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三次技术革新高潮。
革新之一是将报纸传真机送进了历史博物馆。那时候,全国性报纸主要靠飞机送纸型,外地的读者很难看到当天的报纸。为了增强时效性,有的报社不惜花重金进口国外的报纸传真机传版,但存在失真,而且速度极慢。1990年,王选指导着北大方正的团队开发成功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传版技术,信息量减少到报纸传真机的五十分之一,没有任何失真。特别是采用卫星传送数据后,平均2分钟就能传完一版。如此一来,大大增强了中央报纸在外地的时效性,有力地扩大了发行量。报纸传真机这种产品从此就消失了。
革新之二是淘汰电子分色机。王选预见到彩报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彩色印刷必须使用电子分色机,一台进口的电子分色机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而且工序复杂,报纸出一页彩版需要两三个小时。王选新推出的彩色报纸出版系统,输出一页彩版缩短为20分钟,后来又缩短到2分钟。国内大多数报纸从此“素面”换“彩妆”。
革新之三是帮助广大记者、编辑们“告别纸与笔,迎接光与电”。王选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始终感谢新闻媒体对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的报道和支持,要做一件新发明作为回报。新发明的采编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写稿、编稿、审稿、签发全部网络化,记者和编辑们从此告别了纸与笔。
1993年,王选正当创新盛年,主动退出了研发的第一线,将工作重心转为指导,为弟子和员工营造创新的环境。北大方正在此后的几次重大创新举措,如开发电视节目剪辑软件、开发数字动画制作软件、进军日本出版市场、开发互联网电子出版系统等,都是在王选的指导下完成的。正是因为有了王选的这些工作,创新精神在北大方正薪火相传,一代新的科研队伍已经成长起来。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摧毁了王选的健康。2005年,王选病情沉重,由于腹部肿瘤压迫,腿肿得厉害,行走困难。他便拿起笔,强忍病痛,在病床上写下《自主技术产品出口的若干思考》、《试谈科研成功的因素》、《自主创新要有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和信心》等2万余字的文章。他的秘书丛中笑说:“王老师让我联系,将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他要尽最后的力气,把自己多年来自主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留给世人,奉献给国家。”
2005年10月14日,王选交给丛中笑一篇题为《从计算机领域重大发明看创新人才成长》的文章(见《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7日),文章密密麻麻地写满8页A4纸。在文章中,他写道:“要让优秀人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解脱他们的杂事和各种干扰(例如频繁的评估),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创新,只有长期积累和专注才能出大成果。优秀的科研领导人和管理者在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他们应有战略眼光,并且爱‘才’如命,把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手下成员的才华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他还专门写了一张字条:“小丛,录入校对后投《光明日报》,文章较长,最好不要删,不行,两次登。另外,把文章分别发电子邮件给林建华副校长和北大主管科研的李晓明同志,加上下列话:‘我已无能力写学术论文了,只能卖点狗皮膏药,送给你,不要讲客套。诚请批评指正。’”
这是王选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挂怀的,仍是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
做有效益的创新
王选一生从事过很多项发明创造,无论是自己亲手做,还是指导学生或员工做,他都非常看重发明创造的实效,从来不搞没有实效的创新。
有效地为用户节省资金、降低信息化的成本一直是王选进行发明创造的准则。他说:“我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时遇到的情况是中国比较穷,印刷厂渴望淘汰铅字,但无法承担高昂的设备费用,对性能价格比的强烈追求使我们进一步创新。”
王选还十分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产、学、研模式:科研成果要产品化,产品要产业化,产业要国际化。他是最早主张将产品和技术打入国际市场的人士之一。王选对国际化进程中引“狼”入室、与“狼”共舞、被“狼”吃掉的结果非常警惕。他说:“当然我并不赞成都把‘狼’赶走,因为国际合作中应该双方得利、共同发展;但是被‘狼’吃掉总是可悲的,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北大方正由于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因此一上来就可能选择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走向国际的道路。”
2003年,方正日文出版系统以国外竞争对手八分之一的价格进入日本大报社《日刊体育》。让北大方正的排版系统进军日本市场,是王选提出来的。日本排版市场比中国大得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占领日本这个庞大的市场之外,王选说:“发达的日本市场带来很多国内碰不到的需求,将刺激北大方正一批优秀年轻人的创造才能,使他们产生去发达国家领导技术新潮流的使命感,这是高额奖金所买不到的。”
今天,王选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已经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在日本,方正的日文照排技术已占据报刊三分之一的市场,真正让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扬威海外。
在创新的方向上,王选曾经走过短暂的弯路。激光照排系统并不是王选的第一个发明创造,早在20世纪60年代,王选对计算机体系设计产生了兴趣,设计了一种新型计算机的体系,但它不能运行国外流行的系统软件。“1977年有人好心地要组织人马实现我的所谓‘创造’,当时我已经觉悟了,知道真要这样做,将是劳民伤财而毫无结果。”
北大方正集团是在王选的倡导下于1988年成立的,旨在把科研成果变成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由于王选的前瞻意识,在前沿技术领域敏锐地捕捉信息,北大方正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电子出版系统厂商。魏新动情地说:“王选老师是方正永远的精神领袖,他没有走,他就在方正。”
创新精神长存
今天,我国报业和出版业在技术上不但不用受制于人,还能向世界各国输出技术,这是自主创新的成果。这个结果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创新能力也是买不来的,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王选留给我们的启示。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但在近代,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相对减少了。由此,王选的价值才显得格外珍贵。“超越王选,走向世界。”品味这句话,人们会感悟创新的真谛:祖国的强大,不仅需要个人的创新,需要集体的创新,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创新。王选创新不止的精神财富,长存中国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