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理发师和1043位老人

2006-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张琛 我有话说
早上5点多,繁华的上海刚刚醒来,殷仁俊就背着理发工具箱出门,在路边的小摊上用完早点,匆匆赶往虹口区曲阳街道某个地方,义务为老人们理发。

殷仁俊开了一家俊发美发厅,但是,只有周六、周日的时候才能在店

里见到他的身影,平时他是个“挂名老板”,生意都交给妻子打理。周一到周五,殷仁俊总是背着理发箱、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居委会、福利院、敬老院、干休所……“他每个月至少要为1043位老人免费理发一次。”街道书记王人权说。

19岁那年,殷仁俊从江苏镇江来到上海进修理发技术。1990年,小殷在虹口区曲阳新村创业开起了理发店。一次,一位中年妇女商请小殷为她病卧在床的父亲理发,殷仁俊提了一只工具箱就上门了。病人无法站立,要抱起来理发,颈后的那一块还特别难剃,殷仁俊半蹲着1个多小时才理完。家属给钱时,殷仁俊非但没收,还表示以后每个月都要来给这位老人理发。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殷仁俊与老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免费服务对象也从1个迅速上升为1043个!1991年底,殷仁俊第一次到福利院为老人们免费理发。老人们问小殷:你能坚持吗?殷仁俊回答说:试试吧。这一试就是16个寒暑,从青年到不惑。现在,殷仁俊的免费服务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星期一到居委会为老人上门提供服务,星期二、星期三到虹口区福利院,星期四到敬老院,星期五到干休所……

有细心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若理发一次收费3元,小殷16年来放弃了50万元收入。为什么这么做?殷仁俊有一番心里话:“1985年我只身来到上海,是陌生的老伯指点我到虹口区美发美容学校进修,掌握现代美发美容技术;是热情的阿姨给我介绍工作;是社区干部帮我在曲阳地区找房开店……作为一个外来人员我深深地被这种上海精神所感动,立誓站住脚跟后也要为上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钱少赚点没关系,看到老人舒心的笑容我很满足。”

在为老人们义务理发的日子里,殷仁俊也有遗憾,那就是明显感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为老人服务的行列中。所以,殷仁俊收徒弟立了个规矩: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去福利院和社区义务为孤老、军烈属免费理发,若是违反了这条规矩,就要被殷师傅扫地出门。开始时,有的徒弟觉得这条规矩挺累人,可是看到师傅的无私奉献,徒弟们被感动了,慢慢地变成了自觉行动。徒弟小王满师后自己开店,也秉承了殷仁俊的做法,免费为周边的老人服务。这让殷仁俊感到欣慰:“我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我所能做的就是自己带头带着徒弟们多做些好事,以便让更多的人跟着做。”

上海被殷仁俊的爱心感动:2003年,殷仁俊以一个外来务工者的身份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获得了“上海市奉献爱心奖”;2004年,殷仁俊荣获“上海市先进个体劳动者”;2005年,殷仁俊的理发厅获“上海市先进个体单位”。那些接受小殷服务的老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小殷好》、《夸夸小殷师傅》的歌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