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我国已将能源列为未来15年大力发展的11个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首。作为能源供给主体的国有能源企业,如何应对资源供给瓶颈已经成为整个能源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就是国有能源企业自主创新,以创新求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实现自身的可
一、注重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培育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模式的基础和核心,决定着公司的治理结构,而公司治理结构又决定着公司的经营绩效,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国有能源企业必须实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体制创新,完善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通过股权结构调整,重新设置股权比例和股东构成,改变以往的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的效能,实现股东的有效监督和企业灵活经营。根据发展需要,继续进行产业重组和资产重组,以制度创新促进能源工业发展。同时,制度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必须依据市场、人才、资金等资源,结合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适应、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之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因此,能源企业要围绕市场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组织架构、责权利关系、运行规则、奖惩条例、管理规章等制度要素,使企业制度的创新满足企业内部一系列创新的要求,从容地迎接市场的挑战,承担其国有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注重能源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自主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解决目前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在于能源技术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重任非能源企业莫属,国有能源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对传统能源技术进行改造。加强资源开采管理,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回采率,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改造工艺装备落后、管理粗放的开采方式。能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开采的生态化,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
其次是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在2004年出台《2000-200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的基础上,2005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公告,决定在2005年到2007年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以及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氢能五大领域。能源企业必须改变以往过度依赖模仿创新、注重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历史,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创新,结合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资源及技术特点,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
三、注重人才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最宝贵的资源。我国的能源企业多数都是大型国有企业,由于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机制,对科技人才重视不够,普遍存在着对科技人才激励不足的问题。近几年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国有能源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有能源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科技氛围,制订出一系列的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企业要进一步改善高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工程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注重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高。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人才公开竞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活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注重企业文化创新,营造自主创新氛围
要树立一种适应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一些国有能源企业依赖性强,习惯于“吃偏饭”,缺乏独立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对于正处在转制中的国有能源企业来说,要构建符合现代企业持续发展需要的文化,要将企业创新文化贯穿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主创新的氛围,转变等、靠、要的传统意识。首先要提高自主创新认识,转变传统国有能源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知识经济的高度去理解企业发展,变封闭经营意识为开放经营意识,勇于自主创新;其次要倡导新的企业价值观,提出明晰的具有竞争开拓精神的自主创新的价值观;最后要培育企业的创新精神,在企业内部要培养企业家、科研人员的创新观念,促进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结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能,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观。(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