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戏曲艺术走上繁荣之路

2006-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周玮 我有话说

 

展望“十一五”

为纪念昆曲《十五贯》晋京50周年,全国20个院团参与的系列展演正在北京举行,昆剧、黄梅戏、评剧、楚剧、河北梆子等8个剧种一一登台;为纪念越剧百年的“上海越剧北京演出周”日前落下帷幕,《红楼梦》《蝴蝶梦》《早春二月》等6台剧目让戏迷过了把瘾,观众由衷感叹“这样的精品百看不厌”……

异彩纷呈的戏曲舞台,映照出戏曲艺术的繁荣之路。

贴近基层赢得市场

只有走向市场,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入市场,就必须放下身段下基层。参加今年两会的京剧界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京剧并非没有市场,而是我们要打开思路想办法,一定要走出去,走下去,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百姓,才能赢得市场,赢得观众。

北京京剧院每年下基层,到乡镇、去企业、进农村送戏上门,演出200多场,今年春节前后在山东、河北的中小城市演出,每场都是爆满,座无虚席。闯市场创效益,宁夏京剧团创下一年内行程16000多公里、演出156场、创收82万多元的成绩。

地方戏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民间的滋养。10多年来,约300个地方剧种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佳作。如闽剧《天鹅宴》,黄梅戏《红楼梦》,花鼓戏《桃花汛》,越剧《西厢记》《红丝错》,采茶剧《山歌情》《榨油坊风情》《远山》,淮剧《金龙与蜉蝣》,评剧《三醉酒》,豫剧《红果红了》,川剧《山杠爷》《死水微澜》《巴山秀才》等。

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多,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团体“火”了起来。民间演出团体的不断涌现,也成为地方戏发展的一大助力。

专家分析,河南豫剧就其地域分布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除京剧外的最大剧种,这离不开近400个民营豫剧团体的存在。浙江越剧也是如此,在其发源地绍兴嵊州注册的民营越剧团就有300多个。其他如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也都有相当数量的民营戏班活跃在民间。

政府扶持广觅知音

在大戏云集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河北唐剧的身影。经过层层遴选,它从全国1000多出戏中脱颖而出。这种又叫作“影调剧”的小剧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与那些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大戏相比,虽然还是个“小字辈”,然而它久唱不衰,并且积累了60多个剧目。

从1987年至今,我国已举办了七届中国艺术节。许多地方戏曲剧目在艺术节上脱颖而出,找到了更多知音。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关怀。在艺术类政府奖项的评选中,可见一斑。文华奖,是我国的舞台艺术政府奖,1991年至2004年共举办了十一届,其中共有24个地方戏剧目获得文华大奖,121个地方戏剧目获得文华新剧目奖。通过评奖,促进了地方戏优秀剧目的产生和艺术人才的成长,促进了舞台艺术作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

自2002年至2005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投入1亿多元,重点资助了102台新时期以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加工提高,推出了几乎涵盖表演艺术各主要门类的30台“精品剧目”。除4台京剧外,已有重庆川剧院的《金子》、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贬官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琬》、四川省川剧院的《变脸》、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董生与李氏》、河南省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和山东省吕剧院的《补天》等地方戏入选。

与寻找市场一样,培养观众也是关乎京剧生存发展的大计。

在2004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主办单位特意选拔了4台少儿京剧进行展演。这4台少儿京剧成了京剧节的一大亮点。京剧节开幕前一周,4台戏的票就全部卖光,演出公司一再要求加演,最后每台少儿京剧都加演了2至3场,出现了“一票难求,一家同看,一再加演”的场面。据悉,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将于2007年5月在辽宁举办,少儿京剧展演这一做法,将继续发扬光大,而且还将专门设立少儿京剧板块。

以改革创新辟繁荣之路

形成京剧艺术的后发优势,培养后续人才至关重要。

为保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中国京剧院制定了以传播、人才、普及为重点的“三大工程”五年发展规划,尤其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天津京剧院将继续实施“青年文艺人才工程”,制定京剧院实验团人才培养规划,对获得金奖的演员实施“名师教室”,延聘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传授,对二线青年演员,要发挥剧院老艺术家的作用,搞好“传帮带”,落实导师和剧目,提供更多的演出实践。

推动戏曲的繁荣与发展,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专家建议,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重点地方戏生态保护区。用国家财政的杠杆,通过国家财政的投入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投入,对全国一些代表性地方剧种加以保护。对那些非重点的艺术表演团体完全按市场规律进行产业化运作,充分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增强和壮大非重点艺术表演团体的实力,让其到市场中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任何一个时代的戏曲艺术,都不应当也不可能远离自己的观众群而存活。任何一个剧种失去了观众,就意味着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专家们指出,地方戏的创作视角应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社会正气,高扬时代主旋律,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力求以情感人,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唤起全社会对现实题材优秀作品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

“戏曲原本发端于民间,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如果一个好的剧目不借助科技的力量彰显魅力,同样也有可能被时代被观众所遗弃。”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说,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好剧目,运用高科技给戏曲艺术带来的革命性成果,这不仅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且也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开放品格和顽强求生存的创新精神,必将使戏曲艺术如虎添翼,增光添彩。(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